根据我市各地测报站田间调查情况,晚稻后期褐飞虱在局部田块发生较重。市站近日在各地调查,褐飞虱总体防治情况较好,防治好的田块褐飞虱百丛虫量一般为380-650头;防治差的或者漏治田块褐飞虱百丛虫量一般1.2-2.6万头,高的达4-6万头,其中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一般90-150头,禾头发黑,有的田块出现“穿顶”,对产量影响很大。目前我市晚稻处于灌浆乳熟期,食料丰富,气候适宜,极有利于褐飞虱发生为害,随着外地虫源不断迁入,田间虫量还会继续上升,如防治不力,将严重影响晚稻产量,甚至“穿顶”失收。褐飞虱暴发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做好晚稻后期褐飞虱防治工作。对百丛虫量达到1000头的田块,要立即施药防治,7天后针对防治效果差的田块补施第二次药,施药时田间保持3-5厘米浅水层,喷药时务必喷足水量,亩药液量在60公斤以上,并把药液喷洒在水稻下部。褐飞虱已对吡虫啉类农药产生高抗药性,不能使用吡虫啉类农药,可选用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噻嗪酮等。对禾头发黑的严重发生的田块,可选用敌敌畏,亩用量200-250ml,对水100公斤,喷湿水稻下部(在露水大的清早喷雾或混沙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