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市各地田间调查情况,结合气象和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早稻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主要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穗期以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低龄若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穗期后以褐飞虱为主,低龄若虫盛发期在6月末期至7月上旬。
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第三代低龄幼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
钻蛀性螟虫:预计二代三化螟偏轻发生,二代二化螟在我市东北部南雄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螟卵盛孵高峰期在6月中旬中期,与早稻破口期吻合。
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稻瘟病:预计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0万亩次,穗期以前以白背飞虱为主,低龄若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穗期后以褐飞虱为主,低龄若虫盛发期在6月末期至7月上旬。
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万亩次,第三代低龄幼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
钻蛀性螟虫:预计二代三化螟偏轻发生,二代二化螟在我市东北部南雄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5万亩次, 螟卵盛孵高峰期在6月中旬中期,与早稻破口期吻合。
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70万亩次。
稻瘟病:预计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
防治意见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调查,结合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分类指导农户及时施药防治,重点抓好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确保我市早稻生产安全。
一、防治适期:
建议各地抓好2次时机施药:第一次,6月5-8日,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穗颈瘟和钻蛀性螟虫;第二次,以“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为原则,守住“破口期”施药,时间约在6月中旬中期,主治穗颈瘟、稻飞虱,兼治纹枯病和钻蛀性螟虫。
6月末期至7月上旬要注意挑治褐飞虱。
二、推荐药剂:
稻飞虱:亩用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40-60毫升,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克,对水50公斤喷雾。
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10毫升,或2%阿维菌素80毫升,或6%乙基多杀菌乳油30-45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纹枯病:亩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45克,或24%噻氟菌胺悬浮剂15-20毫升,或12.5%井·蜡芽孢杆菌水剂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稻瘟病:亩用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春雷霉素水剂8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主要预报依据
一、田间发生情况:
稻飞虱:
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测调查,结合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分类指导农户及时施药防治,重点抓好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确保我市早稻生产安全。
一、防治适期:
建议各地抓好2次时机施药:第一次,6月5-8日,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兼治穗颈瘟和钻蛀性螟虫;第二次,以“早破口早施药,迟破口迟施药”为原则,守住“破口期”施药,时间约在6月中旬中期,主治穗颈瘟、稻飞虱,兼治纹枯病和钻蛀性螟虫。
6月末期至7月上旬要注意挑治褐飞虱。
二、推荐药剂:
稻飞虱:亩用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40-60毫升,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8克,对水50公斤喷雾。
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8-10毫升,或2%阿维菌素80毫升,或6%乙基多杀菌乳油30-45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纹枯病:亩用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45克,或24%噻氟菌胺悬浮剂15-20毫升,或12.5%井·蜡芽孢杆菌水剂5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稻瘟病:亩用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春雷霉素水剂8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
主要预报依据
一、田间发生情况:
稻飞虱:
曲江站20-30日测灯测得白背飞虱934头,褐飞虱119头,其中23-25日测得白背飞虱573头,褐飞虱65头;5月30日大田普查:观测圃平均百丛虫量5257头,大田普查百丛虫量一般300-500头(防治后调查),个别没有防治的田块百丛虫量达4230头。翁源站5月27日田间调查,百科虫量平均728头,最高2200头,5月26日大田调查,百科虫量平均1852头,最高3000头,5月31日调查,百科虫量平均1990头,最高4032头;5月28日至5月30日测灯诱虫88头,其中5月29日36头。乳源站调查,百丛虫量有白背飞虱若虫430-800,高的达1800-2600头。新丰站田间调查,百丛有成若虫量300-750头。市站6月2日在龙归镇调查,百丛虫量一般650-1200头,高的5200-7300头,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5月30日在南雄市油山镇调查,田间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百丛虫量一般8000-15000头,高的20000-30000头,其中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一般700-1500头,高的达2000头,稻株产卵痕明显。
稻纵卷叶螟:
翁源站调查,二代为害轻,田间卷叶率0.78%,定点田系统赶蛾5月25日和5月29日有明显迁入峰,其中5月25日平均亩蛾量127只,最高亩蛾量400只,5月29日平均亩蛾量245只,最高693只;大田赶蛾5月26日平均亩蛾量39只,最高267只,5月31日平均亩蛾量41只,最高亩蛾量272只;大田卵量调查,5月31日亩卵量平均1350粒。曲江站5月30日大田调查,百丛幼虫量一般1-3头,以4龄幼虫为主。新丰站田间调查田间卷叶率0.1%以下。乳源站调查,田间蛾量一般350-500头/亩,个别田块达到2600头/亩。
钻蛀性螟虫:翁源站调查第一代灯下未见成虫,田间枯心团极少,大田很难发现。曲江站调查,受害田块螟害率一般0.01%-0.10%。新丰站调查,田间枯心率一般0.5%。南雄站25-31日调查,二化螟一般每亩幼虫量100-300头,高的达420头,一般为害株率0.6%-1.8%。乳源站调查,少量田块有枯心苗发生,枯心率一般在0.05-0.15%。
纹枯病:翁源站5月27日调查,大田纹枯病病株率平均11.9%,最高28.36%,病指平均1.43。曲江站5月25-30日在马坝、大塘镇大田普查,平均病株率为19.2%,严重田块高达26.2-32.0%,有近50%的稻田超过防治指标。新丰站近日调查,田间病丛率一般15%-20%。乳源站调查,病丛率13-22%,高的50%。
稻瘟病:部分地区感病品种已开始发病,个别品种发病较重。翁源站5月26日调查,大田病叶率平均0.14%,病指平均0.03,个别感病品种病叶率55.88%,病指34.53。曲江站5月20-30日在樟市镇调查,马坝银占稻叶瘟已经发生,病株率一般为2.12-4.40%,高的达5.50%,5月23日在樟市镇调查,稻叶瘟发生病株率一般为2.50-4.40%,高的达5.50%。乳源站调查,一般病叶率0.6-4.2%,部分种植常规品种的田块,叶瘟较重发生,病叶率高的达到15%。新丰站调查,早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病叶率为1%-6%。
二、气象条件:
6月上旬,我市进入龙舟水降水集中期,高温高湿、时雨时晴的气候有利迁飞性害虫迁入、繁殖和各种病虫害发生蔓延。
二、气象条件:
6月上旬,我市进入龙舟水降水集中期,高温高湿、时雨时晴的气候有利迁飞性害虫迁入、繁殖和各种病虫害发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