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 工作动态

韶关武江:高质量建设示范带,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时间:2023-07-27 11:35:44 来源:武江区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以乡村振兴“打擂比武”为抓手,谋篇布局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把零散的乡村精品点和亮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带。龙归-江湾乡村精品线路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中获评“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青林水岸 红色印记”在韶关市首届“农行杯”“个十百”乡村振兴擂台赛活动中荣获“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第三名。

  以综合规划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精心谋划打造了“龙归-江湾”“西河-重阳”两条精品线路,基本覆盖了全区69%的农村,2022年,武江持续优化提升两条精品线路,结合重阳镇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新增打造“青林水岸 红色印记”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长约20公里,惠及1.5万人。今年,区政府安排资金3000万元,打造西河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将其打造成为高标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了12条镇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并设立了300万元“乡村振兴示范带”专项奖补资金用于建设奖补,把镇域所辖行政村串珠成链,到2023年底将完成3条示范带建设。

  以“打擂比武”为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擂比武”,2020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1.04亿元,通过专班联动、资金撬动和擂台评比等举措,改变了“政府在干,村民在看”的局面,筹集社会资金7400多万元,村民投工投劳2万多工日;全区27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其中美丽宜居村及特色精品村179个,占65%。统筹资金1053万元,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建设,提升农村公厕150个,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2.2万户,普及率为100%。申报各类资金7.02亿元用于道路交通、公共服务、污水治理、供水安全等民生领域项目,全区三清三拆三整治,村内干路硬化、自然村集中供水、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保洁员配备、人畜分离和家禽集中圈养等相关人居环境建设任务均按省市要求完成。

西河镇马屋村全面健身运动小广场.jpg

(西河镇马屋村全民健身运动小广场)

  以产业振兴为引擎,增添乡村经济新动能

  一是统筹推动“一村一品”连片发展,龙归香蜜薯、黄塱无花果、妙联丝茅姜,重阳贡柑,江湾天冬,龙安淮山、龙归生猪、龙归丝苗米、龙归贡柑等9个农产品被选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是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发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5家。三是成功申报为省级农业产业园,规划总投资2.13亿元,覆盖全区5个镇,重点开展叶菜类和应季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特色蔬菜产业引领等六大工程13个项目,预计可辐射带动农户1.3万户,带动就业1200人。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车间建设,投入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00多万元,建立乡村振兴车间10间,带动50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余元。五是支持鼓励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安排500万元贴息扶持资金,累计为96个主体发放贷款2100万元,为经营主体解决资金困境。六是用好强镇富村公司平台,按每个镇不少于200万元的标准支持各镇强镇富村公司,用于形成固定资产,截至目前,5个镇级强镇富村公司营业额总额为880.13万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85.75万元。七是围绕现代农业加工园和两条精品线路展开招商工作,举办了农文旅产业招商大会,成功签约韶关绿色水产养殖国家级示范基地、智数型冷链物流基地及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集群等21个项目,预计投资金额超29亿元,在水口村成功引进乡村运营团队开展运营,成为全市第一个引入乡村运营团队开展整村运营的县(市、区)。

丝茅姜种植基地.png

(韶关市武江区龙归后坪丝茅姜合作社丝茅姜种植基地)

  以红色基因为传承,助推乡村治理提质效

  在乡村建设中,注重红色基因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修缮了青暖西水暴动、李子园抗日炮楼遗址等一大批红色旧址。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宗旨意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通过搭建村民议事堂平台,让群众有事好商量;在城中村创新开展“人民调解百米服务圈”,实现调解服务就在群众身边;在下坑村创新开展“一毛钱工程”,形成了“我建我家-我爱我家”的良性循环,成功打造一批基层治理示范点。全区1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阳镇万侯村),7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江湾镇湖洋村、围坪村,龙归镇社主村,西联镇芙蓉村,西河镇红星村、下坑村、山蕉村),全区30%的村镇达到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创建标准。

红色基因.jpg

(重阳镇徐屋村“红色文化”墙绘,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