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女是韶关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的一名特教老师,“只要还有一点光,就要为孩子们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她从2011年从事教育以来一直坚守着的信念。工作中的她,时刻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勤勤恳恳地照顾着身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们,用耐心和恒心十年如一日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她被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2023年第二季度,邓春女获得了敬业爱岗“广东好人”称号。
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更多价值
2012年因为工作的需要,她被安排在特教班,成为了一名特教老师。邓春女所在的班级是小班,班上的孩子们全是唐氏综合征,这些孩子普遍智力发育迟缓,语言表达有障碍,邓春女在面对着一个个没有聪慧头脑,没有天使脸庞的孩子时,每天上课之前都需要暗示自己用赤诚的心、坚定的信念、无私的行动,执著地去包容每一个孩子。她挚爱着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她都能做到在踏实中奋进,在奋进中创新。由于班里的孩子年龄小,思想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需要她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随机改变教学方式,牢牢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她围绕特殊教育目标,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探究生动的教学方式,认认真真地为残疾儿童上好每一堂课。就是这样平凡的工作,每一件小事都需要她努力去做,在和残疾孩子相处的时候,她总是尽心尽力爱护他们,每天除了上好文化课以外,还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福利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她向上向善,用行动诠释大爱
2022年7月,有个做了大小便失禁修复手术的孩子需要去深圳做复查,当时院里又有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急需护理员陪同孩子进行隔离。由于人手不足,院里无法抽出保育员陪同该名孩子去深圳复检,这时领导找到了她,问她是否愿意陪同这位孩子一起去深圳,她二话不说地答应了,第二天就陪同这名孩子来到了深圳。来到深圳后她以为只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好了,可是她没想到这名孩子性格内向,思想包袱重,想的东西比较多,对她存在不信任和抗拒的情绪。来到深圳的前几天不管她如何跟他交谈、劝导、鼓励,他都是对她爱理不理,甚至有时他还会对自己做些过激的行为。看到他在伤害自己,她的内心着急、害怕,她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想办法取得他的信任,找到和他建立友谊的突破口。接下来她每天认真观察他的日常行为、饮食习惯和爱好,终于有一天晚上,她发现他特别喜欢军事类的电视节目。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她认真观看最近的军事新闻,然后在看新闻的时候故意说:“哇!这个是我们国家新出的航母吗?”这话题一出,马上引起了他的兴趣,说他认识我国三艘航母,还问她知不知道是哪三艘,她说“不知道,你可以告诉我吗?”……就这样从这个话题开始,他主动找她聊天,从对他自己病情聊到他对未来的担忧,从学习聊到他的兴趣爱好,从军事聊到他喜欢的神话……
也是从这次的聊天开始他慢慢打开心扉接受了她,在深圳康复的这22天她们不知不觉就成为了朋友。回到韶关后,因为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她和这个小男孩继续在单位隔离了14天。在和这个孩子相处的30多天里,她感觉到了他对自己病情好转的信心,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了,愿意主动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虽然为了这个孩子她一个多月没回家,但她也不觉得委屈,只要这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她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甘于奉献将无私情怀播撒贫瘠土地
2022年11月11日,市社会福利院由于疫情开始实施封闭管理。邓春女在封闭管理期间无条件服从封院管理的安排,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舍小家顾大家,把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参与封院管理。12月22日,院内陆续出现新冠感染者,多名工作人员也因出现疑似症状相继请假离院。因人手紧张,高烧到39℃的她全然顾不上自己的身体情况,坚持奋战在最前线,24小时不间断地照顾服务对象。领导、同事心疼她的身体状况,让她先好好休息,可是她说:“福利院的小孩需要我,这个时候如果我休息了他们怎么办?”说完他又拿起体温计为发热的儿童测量体温、为儿童喂药、照顾儿童的生活起居......
2022年,她封闭在院超150天,她没有一日请假离开过社会福利院,也从没有向院领导反映过自身或家庭的任何难处,有的则是日复一日把院内的小孩当成自己的孩子般悉心照顾。
漫漫特教路,带给邓春女最多的也许是困惑、是艰辛、是坎坷,但她始终相信收获最多的还是在默默付出时的快乐感、幸福感,感到最满足的还是当看到孩子们有点滴进步时的成就感、自豪感,虽然不能桃李天下,但她用爱融化了冰雪,温暖受伤的小草吐露新芽,虽然看不到雏鹰翱翔蓝天,但她用爱凝聚力量,托起折翅的小鸟勇敢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