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9日是全国第11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为深入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法规,展示工作成效,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救助工作,在“开放日”当天,韶关市民政系统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
韶关市救助管理站围绕“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的主题,采取“实地开放”、“视频连线”“走出去宣传”等形式开展活动。
在实地开放环节,市救助管理站详细讲解粤省事“群众自助寻亲”服务、广东省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站内专业寻亲工作队伍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联合公安开通DNA采集比对寻亲绿色通道、协调社会力量拓展信息渠道等5大智能寻亲手段。据了解,2022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科技+救助”,共帮助71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有效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单向寻亲、人工寻亲、静态寻亲向双向寻亲、网络寻亲、动态寻亲转变。
活动现场,市民政局局长朱增志、副局长张瑞兰、社会救助科孙占舵一行,来到市救助站调研救助设施提升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并与受邀参观各单位、市民群众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跟踪回访寻亲成功受助人员返乡情况,现场制作救助卡片,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救助工作,以此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帮助更多特殊受助人员回归家庭。
(现场连线受助人员)
为提高宣传覆盖面,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浈江区、武江区民政局在中山公园、摩尔城商业区设置救助服务宣传摊位,提供救助政策咨询,现场派发救助政策解读、救助成效等宣传资料累计406余份,切实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救助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活动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结合“夏日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联动公安、卫健、住建部门开展街面巡查工作,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入站避暑,发放救助指引卡片、水、食物等物资,在炎炎夏日为他们带去丝丝凉意。
据统计,2022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9人次,其中站内救助626人次,街面巡查救助183人次;联合公安、卫健、住建、公益组织开展街面巡查721次,救助4009人次;通过购买车票、护送返乡、亲属认领等方式帮助流浪人员返回家乡627人次。
接下来,市救助管理站和党员干部职工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展现主动作为、温情救助的工作风貌,加快实施救助设施提升工程,不断推动机构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传递给最困难群体,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曲江区民政局:携手相助 让爱团聚
6月19日,曲江区民政局组织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联合区幸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善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6·19“开放日”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南华景区及农贸市场,广泛宣传救助内容和日常救助行为指引等,吸引了150多位社区居民和景区游客参加,发放宣传资料约500份。
活动现场,社工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展示救助工作简介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原则和救助政策等。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主任呼吁大家一同加入到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志愿者队伍中,若发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生活无着的人要及时联系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确保通过积极劝导、及时救助、传递温暖等措施,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早日打通“回家路”,重新回归社会。此外,社工还向大家宣传小孩防拐卖、老人防走失的知识,提醒大家不要让孩子和患有老年痴呆或精神异常的老人离开视线之外。
仁化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
仁化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安置中心今年的“开放日”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上我们通过抖音直播全方位展示了我中心这几年来在开展源头治理、救助寻亲、照料服务、落户安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宣传了党和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重视和关怀。线下采用拉横幅、架海报、派发宣传册等方式宣传救助政策。在仁化县城的仁爱广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讲解救助机构的工作职能、服务理念、服务内容等,并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200余份。
通过开展“开放日”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救助、关心救助,拉近了人民群众和救助中心的距离,同时营造全社会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