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民政局 > 其他

韶关市民政局2022年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

时间:2023-02-21 09:43:00 来源:韶关市民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按照《韶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单位2022年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现有事项及办理情况

  我局现有行政许可事项共十五项,分别是我局现有行政许可事项共十九项,分别是1.公开出版的全市性地名图、地名图册、地名图集审核;2.建设骨灰堂审批;3.建设殡仪服务站审批;4.建设经营性公墓审批;5.慈善组织的认定;6.社会团体注销登记;7.社会团体变更登记;8.社会团体成立登记;9.基金会变更登记;10.基金会设立登记;111.基金会注销登记;12.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登记;13.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注销登记;14.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变更登记;15.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查审批。全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根据5月份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市管权限的地名命名审核、审批”和“市管权限的地名更名审核、审批”移交至市住建管理局办理负责审批,并报我局备案,由我局负责向社会公告,因此在2022年1月至4月份此两项行政许可事项由我局负责,5月份后由市住建管理局负责;同时,“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更名核准”和“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命名核准”也由省民政厅收回。因此我局的行政许可事项由年初的十九项变为年末的十五项。

  2022年我局共受理行政许可共94件,均按时办结,没有未受理、未按时办结事项。其中,办理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更名核准0宗(1-4月数,5月由省民政厅收回);以国名、省名等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建筑物、住宅区的命名核准0宗1-4月数,5月由省民政厅收回;市管权限的地名命名审核、审批1宗(1-4月数,5月移交至市住建管理局办理);市管权限的地名更名审核、审批0宗(1-4月数,5月移交至市住建管理局办理);公开出版的全市性地名图、地名图册、地名图集审核0宗;建设骨灰堂审批0宗;建设殡仪服务站审批0宗;建设经营性公墓审批0宗;社会团体成立登记11宗、变更登记20宗、注销登记9宗;基金会设立登记0宗、变更登记0宗、注销登记0宗;民办非企业成立登记7宗、变更登记43宗、注销登记3宗;慈善组织的认定0宗、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查审批0宗。

  (二)依法实施情况

  一是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我局所负责的行政许可业务,均在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程序、环节、条件等情况下进行业务审批。同时,在具体办理过程中,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审核、收集有关资料。二是针对疫情尽可能减少群众跑动此次。我科进一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要求,采取系统申报、邮件送达相结合的方式,涉及社会组织行政许可业务群众全程可在家办理,无需多次往返跑动。三是提高审批效率。在保证各行政审批事项在公开承诺的时限内办结的情况下,我科通过加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培训、畅通内部审批流程衔接等手段,尽可能缩短业务办理时间,群众对我科办事效率较为满意。

  (三)公开公示情况

  为便于群众业务办理,我局将各审批项目的名称、依据、受理方式、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限、示范文本以及相关工作制度等在广东政务服务网站进行公开,群众可以清楚查询和了解许可办理流程。同时,涉及社会组织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情况均在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韶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广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韶关社会组织信息网等多个平台系统进行公示公开。

  (四)监督管理情况

  我局自开始实施政务电子审批工作以来,对行政审批的全过程进行电子记录,同时,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和抽查监督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法人组织的监督管理。2022年,我局对 8家全市性社会组织进行了“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并下发整改通知;对8 家社会组织进行立案调查,并依程序作出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同时,更新社会组织“两个名录”,将27家社会组织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扎实推进“双公示”工作,发挥社会监督功能。

  (五)实施效果情况

  一是业务办理流程持续优化;二是业务审批效率不断提高;三是业务办理方式更加便捷;四是与办事群众关系更加融洽。全年没有发生因行政许可发生的投诉和举报情况。

  二、工作亮点

  根据5月份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要求,我局顺利将“市管权限的地名命名审核、审批”和“市管权限的地名更名审核、审批”两项行政许可事项移交至市住建管理局办理负责审批,并报我局备案,由我局负责向社会公告。我局及时做好对办事群众宣传工作,并积极对接市住建管理局许可事项的备案和公告工作。从5-12月办理的情况来看,两项行政许可事项运行平稳。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短时间和高质量的矛盾。根据这几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社会组织行政许可办理流程、办理时限上做了较大程度压减,如行政许可业务从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办结,压减到如今1个工作日办结,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业务审批效率,但也提高了社会组织政治属性审查风险;二是部分业务一直没有办理过,例如涉及殡葬的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审批项目。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墓地是殡葬公共服务设施,是有一定规划、数量、规模限制的,而且这些设施的建设还存在“邻避”风险。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审批,历史上我市没有审批过这方面设施,我市现有的9家殡仪馆及其附属的骨灰楼就能满足全市居民的丧葬需求,无须再批殡仪服务站、骨灰堂之类的设施;经营性公墓审批,目前规划指标已用完,近几年,我市不会有经营性公墓的审批事项。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有关建议

  (一)提高认识、提升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加强与上级有关单位沟通协调,明确行政审批事项,确保行政审批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部门与部门间的信息建设,对于数据的重复录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需要同步录入数据的系统进行整合或进行数据链接管理,减少窗口人员重复无用工作,以利于其集中精力去提高业务办理水平。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