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规上工业情况。一季度,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工业增加值87.65亿元,同比增长21%。
1.各地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在增速方面,各县(市、区)增速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始兴县增速高达85.3%,乐昌市(41.9%)、新丰县(41.4%)、南雄市(36.7%)、翁源县(33.4%)增速均超过了30%。在总量贡献方面,武江区(含新区)(25.99亿元)、曲江区(22.63亿元)一季度合计实现增加值48.6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5.52%,贡献较大。
2.多数行业实现较快增长。一是行业增长面大,除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2个行业负增长外,全市现有34个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程度的增长,增长面达94.1%。二是部分行业拉动力显著。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7个行业拉动力超过1个百分点,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4.68个百分点,是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主要来源。
3.重点企业支撑明显。5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增速环比1-2月(20.1%)提升1.6个百分,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8.3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情况。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31.5亿元,同比增长34.6%;技改投资完成10.7亿元,同比增长45.2%;制造业投资完成20.6亿,同比增长58.1%。我市工业投资总体实现较快增长,但区域之间的差异较大。在工业投资方面,南雄市(208.8%)、曲江区(100.2%)排名靠前,始兴县(-33.1%)、新丰县(-17.5%)、武江区(-40.8%)负增长;在技改投资方面,增速超过50%的有4个,其中新丰县(1255.2%)、乐昌市(521.7%)、南雄市(160.8%)排名前三,增速可观,而负增长的地区有3个,分别是武江区(-85.8%)、始兴县(-78.6%)、乳源县(-23.7%)。
(三)园区工业发展情况。一是全市园区实现高速发展,一季度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0.83亿元,同比增长39.9%,高于全市增速18.9个百分点,其中,华南装备园(295.5%)、始兴园(91.5%)、曲江园(80.8%)保持高速增长。二是投资较快增长,全市产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7.39亿元,同比增长21.2%,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32亿元,同比增长117.9%。三是标准厂房建设全面加快,目前在建园区标准厂房项目10个,在建面积55.04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8.49万平方米;万洋新丰项目准备动工,翁源项目成功签约,实现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上工业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后。我市重点外贸型企业偏少,去年受疫情影响较小,而珠三角及沿海经济带地市受去年疫情影响较大,随着国内外经济恢复,珠三角及沿海地市呈报复性增长,多数地市增速高达30%以上,我市增速虽创近年新高,但相比于其他地市仍然偏慢,增速在全省排名靠后。
(二)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占比最大的韶钢及卷烟厂两家企业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38.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较2020年占规上工业总量占比(约33.4%)提高了4.7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对上述两家企业依赖性仍然较大。
(三)后续高增长较难持续。现有高增长企业难以持续。大部分高增长企业受去年疫情影响,停产、减产同期基数偏低,与1-2月比,一季度增速下降的企业达318家,增速下降面达62.4%,可见,随着后续基数逐渐回升,预计企业增速将逐月降低。
(四)制造业贡献偏低。一季度,全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非制造业投资10.84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高达34.42%,反之制造业投资占比仅有65.58%,与全国制造业投资平均水平(80%左右)相比,制造业投资偏低。与此同时,有色金属采矿业、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等两个非制造业行业(全市共34个行业大类)拉动我市规上工业增长5.92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高达24%,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较低。
附件1:
附件2:
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