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情况。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速放缓,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97.1亿元(初步数,下同),同比增长3.2%,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四位。其中:
1.各县(市、区)呈“九正二负”格局。十一个县(市、区)(含韶关新区)中,除武江区、韶关新区外,其余9个县(市、区)实现正增长,特别是新丰县、翁源县、南雄市、乐昌市等4个县(市、区)增速超过两位数。环比上半年的“七正四负”,始兴县、浈江区增速转正。环比前三季度,新丰、南雄、曲江、浈江、武江、韶关新区增速有所下降。
2.重点行业保持较好增长。1-11月,增加值占比排名前5位的重点行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92个百分点。其中:除烟草制品业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保持较好增长,特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6.2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提高0.23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和技改情况。1-11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速和技改投资增速较1-10月均继续放缓,完成工业投资184.6亿元,同比增长22.1%;完成技改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21.9%。在工业投资方面,增速超过50%的县区仅有3个,其中韶关新区(133.3%)、仁化县(63.5%)、乐昌市(59.9%)排名靠前,仍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但始兴县(-47%)、武江区(-17.5%)、乳源县(-4.8%)同比负增长;在技改投资方面,县(市、区)间增速差异仍然较大,仁化县(179.6%)、翁源县(123.4%)等2个县(市、区)增速超过100%,而负增长的县(市、区)仍有6个。
(三)小升规情况。1-11月,全市共有25家新建项目企业上规,累计实现增加值4.42亿元,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约1.52个百分点。其中:11月当月新增规上企业10家,10家企业合计拉动我市规上增长0.32个百分点,特别是忠信电子仅1家企业上规就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18个百分点。
(四)园区工业发展情况。1-11月,全市产业园新增上规企业23家,共有规上企业326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50.99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8.04亿元,同比增长5.5%,较1-2月(-13.2%)回升18.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约1.94个百分点。其中华南装备园、乐昌园、南雄园、新丰园、翁源园5个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高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速放缓。1-11月,11个县(市、区)(含韶关新区)中有高达6个县(市、区)环比前三季度负增长,武江区、韶关新区2个县(市、区)同比增速负增长,全市全年稳增长压力较大,特别是韶关新区受重点企业增速大幅下降影响,同比下降8.9%,环比1-10月大幅回落5个百分点。具体到园区来看,各园区发展不平衡,全市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正增长,但韶关新区、曲江园、仁化园3个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其中仁化园呈现两位数负增长
(二)重点企业增速低于全市水平,企业投资信心有所下降。1-11月,50户重点企业(集团)同比增长1.2%,低于全市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世界经济整体下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流动资金趋紧,部分企业因市场不确定而持观望态度。如受疫情影响,华南装备园区已有6家企业改变投资计划,其中,4个项目要暂缓投资计划,1个项目提出退园申请,1个项目已正式退园。
(三)用地指标缺乏制约项目落地。韶关新区有部分项目因土地指标、征地拆迁进展缓慢、项目地块地质情况复杂等影响建设进度,有5个新签约项目2021年计划合计完成投额6.1亿元,但目前为止项目仍未交地。装备园一期缺少用地规模超3000亩,二期约10000亩的规划范围基本无用地规模,有12个入园项目无用地指标,合计用地需求约537.5亩。翁源华彩二期有9个入园项目难以动工,仅有150亩用地指标,仍缺680亩。
(四)受统计政策和统计口径影响。一是受统计入库审核执行标准提升影响,导致部分项目入库难、入库慢。如,乐昌市有4家企业的技改项目入库申请因不符合要求相继被上级统计部门退回,造成部分技改投资难以入统。二是受统计口径的影响,部分在园区投资的新基建项目并未纳入工业投资,如,韶关新区的两个大数据新基建项目2021年计划合计完成投资额5亿元,但该两个项目已入统为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