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惠企扶企19条”“市工信局应对疫情稳发展4条”等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赶工补产动力十足。一季度,我市规上工业增速继续在全省排名前列,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逆势飘红,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开始逐步显现。
一、全市工业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运行情况。一季度,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3.60亿元,同比下降4.9%,较1-2月(降8.1%)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三。3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比1至2月回升8.7个百分点,实现“扭负转正”。
(二)工业和技改投资情况。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3.39亿元,同比增长3.2%;技改投资完成7.35亿元,同比增长19.5%,工业投资增速、技改投资增速均在全省排名前列。
(三)复工复产情况。截止4月20日,473家规上工业企业百分百复工,复工企业员工10.2794万人,返岗率达93.05%,其中50户重点工业企业在岗人数6.8793万人,返岗率达95.6%。
二、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龙头企业支撑有力。我市四大龙头企业增长势头迅猛。韶关卷烟厂同比增长5.98%、韶钢公司同比增长4.31%、东阳光集团同比增长7.87%、大宝山矿同比增长20.86%,四家企业合计拉动我市规上工业增长2.97个百分点,是一季度稳定我市规上工业经济的基石。
(二)新上规企业贡献明显,2019年91家和2020年1家上规企业合计拉动我市规上工业增长1.52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新建上规的34家企业拉动1.06个百分点,2020年新建上规的1家企业(翁源致能生物质发电)拉动0.12个百分点。
(三)重点工业企业产能明显提高。50户重点企业降幅收窄明显。一季度,50户重点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83.4%)同比下降3.1%、降幅比1至2月收窄4.5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其中回升或降幅收窄的企业有36家,占比72%。
(四)企业产能恢复进程加快。我市规上工业企业产能恢复进程正在加快,具体从用电情况来看:一季度工业用电同比下降9.94%,较1-2月(同比下降13.15%)降幅收窄3.31个百分点,其中列入每日监测的95家重点企业合计的用电量已从监测的第一周(2月15日-2月21日)占比上年11月份日平均用电量的69.7%提升到第九周(4月11日-4月17日)的94.91%;经测算,当前95家企业的用电量实际已达到上年4月份的用电量。
(五)工业和技改投资保持良好增长。1-2 月,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三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8%,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二位。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9.5%,增速较1-2月大体相当,增速降幅分别为0.7%和1.3% 。从一季度投资完成情况看,重点企业项目拉动作用明显,其中,中金岭南公司3个项目产生投资2.24亿元,韶能公司9个项目产生投资2.23亿元,乐昌市金扬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综合利用项目产生投资2.06亿元、韶钢公司18个项目产生投资1.89亿元,东阳光公司3个项目产生投资0.75亿元。
(六)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从各县(市、区)规上工业情况看,一是规上工业增长速度不平衡,武江(3.3%)、乳源(2.1%)实现了正增长,但始兴(-19%)、浈江(-15.1%)、乐昌(-14.8%)和仁化(-14.6%)降幅较大。二是规上工业总量不平衡。曲江(22.20亿元)、武江(19.76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总量的30.2%和26.8%,而乐昌(2.07)、新丰(2.27亿元)、南雄(2.31亿元)和翁源(2.69亿元)分别仅占规上工业总量的2.8%、3.1%、3.14%和3.65%。
一季度县(市、区)规上工业完成情况表
一季度全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完成情况表
一季度各县(市、区)工业投资和技改完成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