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7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3.76亿元,同比增长4.2%,较一季度(2.3%)回升1.9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15位。1—7月各月增速见下表:
规上工业分月增长情况 (单位:%)
月份 年份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2018年 |
2.7 |
2.3 |
1.1 |
4.2 |
5.7 |
4.2 |
2017年 |
1.8 |
3.0 |
1.0 |
0.8 |
0.8 |
0.5 |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6月全市规上企业实现利润36.29亿元、增长33.2 %。工业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重点工业拉动作用明显。1-7月,50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88亿元,同比增长8.4%,拉动全部规上工业6.8个百分点。
2、园区工业发展加快。1-7月,全市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4.7个百分点。
3、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1-7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5%,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4%。
4、技改投资持续高速增长。1-7月,全市工业投资86.28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技改投资完成31.53亿元,同比增长60.6%。
5、工业用电快速增长。1-7月,全市工业用电量51.95亿千瓦时(全省排名第14位),同比增长13.98%(全省排名第3位)。
二、存在问题
1、部分重点企业增速回落。1-7月,50家重点工业企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83.9%)增速同比上月回落了1.6个百分点。
2、负增长企业面广。全市537家规上企业中负增长企业272家,占比高达50.65%。以50家重点监测企业为例,负增长的企业有19家,拉低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负增长超过10%的企业有11家,拉低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3、停产减产企业较多。全市停产减产企业22家,占规上企业数的4.1%,拉低规上工业增速1.96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帮扶服务工作。切实推动《韶关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关注企业诉求问题,完善难题处理机制,加强帮扶服务,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市、县领导帮扶联系重点企业工作,密切跟踪重点企业每月经营动态,及时深入负增长的重点企业,坚持问题导向,摸清情况,找准症结,精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困难,并列出企业需地方和部门解决的问题清单,切实进行协调帮扶,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二)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切实发挥市倍增办工作职责,抓紧出台倍增计划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督促市直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形成解决企业问题的“1+N”方案。统筹推进已梳理出的295个企业诉求的解决,建立台账,明确到对口职能部门,督促其推动加快解决。
(三)抓好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切实跟踪50户重点企业的动态,建立健全企业运行监测工作台账;抓好下滑企业的帮扶服务,重点关注负增长和低增长企业,深入摸清原因,精准施策,努力帮助企业化解困难问题,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