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工业运行低位增长,据调研分析预判,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一、1—4月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45亿元、增长1.1%,与全市工业增长预期目标差距大,与全省平均水平比低6.2个百分点,在全省地级市中排第18位。
1、重点工业增长较快。1-4月,5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增加值74.02亿元,增长9.4 %,比去年同期(增 10.4 %)慢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7.3个百分点。
2、七大支柱工业增长超其他产业发展速度。七大支柱工业完成增加值58.34亿元,增长2.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7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七大支柱工业占规上工业比例65.96 %。七大支柱工业中,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分别增32.6%和21.3%;烟草工业与去年同期持平;钢铁工业、玩具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制药工业同比下降17.4%、7.7%、6.6%和6.2%。
3、各县(市、区)工业发展不均衡。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1.41亿元,同比增长6.2%;县域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7.05亿元,同比下降5% 。市区的增速和总量占比均比县域发展要好,市区工业增速比县域快11.2个百分点。从总量占比来看,市区占58%,县域占42%。浈江区规上工业增速在县(市、区)排名第一,增长60.2%,乳源、翁源分别增长29.9%和8.5%位居其后。有一半的县(市、区)增速下降,分别是南雄(下降9.9%)、新丰(下降8.7%)、仁化(下降5.8%)、曲江(下降2.9%)、武江(下降1.3%)。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与问题
1、规上企业数量呈萎缩态势。去年以来,统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要求大大提高,受此影响,部分企业的数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规上企业数由2017年年初的593家降为536 家,扣除37家新上规企业,退库企业达94家。
2、工业项目和投入明显偏少。近三年来,我市产值超10亿元的投产工业项目仅粤华电力1家,连年工业投资持续落后,致使工业增长后劲乏力。同时,我市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少、投资额小,较难形成工业投资持续增长的局面。1-4月工业投资39.55亿元,增2.5%;1-4月份未有新企业入库,没有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工业项目和投入偏少使得全市新增工业企业数量少且规模不大,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逐年下降,难以形成新的增长点。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抓好挂点联系企业制度落实。继续服务好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通过服务市领导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加大企业反映问题的跟踪落实和协助解决力度,提高企业诉求的办结率。
2、抓工业增长目标任务落实。围绕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8.5%的工作目标,加强对各县(市、区)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形成合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
3、开展百户企业“倍增计划”。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拟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户优质企业实施“倍增计划”,通过加强跟踪服务和政策支持,推动一批优质企业加快发展。
4、抓好下滑企业的帮扶服务。加强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密切跟踪这些企业的动态,重点关注负增长和低增长企业,深入摸清原因,精准施策,努力帮助企业化解困难问题,促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