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简析

时间:2017-11-09 14:33:59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低增长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3.9亿元,增长1.6%,虽分别比上半年与1—8月回升0.8和0.6个百分点,但增长幅度与预期目标差距大。
    (二)七大支柱工业呈“三升四降”
    七大支柱工业完成增加值147.63亿元,增长-0.8%,七大支柱工业占规上工业比例58.1%。七大支柱工业中,有色工业因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持续回升快速增长7.1%;机械行业增长7.2%;制药工业已由5月的负增长逐月回升至正增长2.2%。烟草受生产计划影响,比去年下降1%;玩具受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生产持续下降10.7%;电力行业因今年降雨量明显减少,增加值同比下降3.4%;钢铁行业继续受淘汰过剩产能、环保督查影响下降4.4%。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差距大
    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1.77亿元,同比增长3%;县域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9.89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二季度增1.1个百分点,比市区工业增速低1.7个百分点。从总量占比来看,市区占45 %,县域占55%。
从各县(市、区)看,浈江、始兴保持较快增长,乐昌(下降20.7%)、仁化(下降0.9%)武江(下降1.2%)增速出现负增长,乐昌增速全市最低,比增长最快的浈江低36个百分点。
    (四)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速放缓
    省级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91.61亿元,同比增长3.2%,分园区看,增速较高的有翁源产业转移园(增长60.4%)、乳源产业转移园(增长32.1%)、新丰产业聚集区(增长31.1%)。但乐昌园下降47.7 %、莞韶园下降5.1 %,仁化有色金属产业基地下降7.6 %。全市产业园新签约工业项目73个,投资额147.14亿元,新动工工业项目23个,投资额22.17亿元,新投产工业项目12个,投资额54.45亿元。
    (五)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向好
    一是工业用电回升。进入下半年,工业用电增幅逐月回升。前三季度,工业用电增长3.5%,比上半年(下降1.2%)回升4.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从全省的PMI指数运行情况看,9月份,广东制造业PMI指数为52.8,已经连续第19个月居于荣枯线上,也是自2011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尤其是影响PMI数值权重最大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已经居于54.9和54.6的高位,且呈现少有的高位产销均衡态势。从我市情况看,与全省情况基本吻合,工业产品整体销售状况良好,销售率达到99.5%;1—8月,工业经济效益指数250.39,同比增加23.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69.33亿元,同比增长56.3%,比上半年增幅回升8.4个百分点,其中盈利企业盈利总额增长44.3%、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5%。三是产业园区税收增幅大。全市园区完成税收6.92亿元,同比增长17.3%。
    二、低增长原因
    1、非重点企业下降面广、幅度大。受国家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环保政策督查影响;行业价格指数影响;统计方法制度变更的原因;降雨量少;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产品价格下降、原料紧缺、产品滞销、产供销衔接不顺畅;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因素的影响,非重点负增长工业企业224家,占规上企业数的37.1%,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26%,拉低规上工业增速7.6个百分点,影响面极大。
    2、新建投产企业少。今年1-9月,工业投资完成118.79亿元(仅占全省的1.5%,占比回落),同比下降23.9%,与全省水平差34.4个百分点。新建投产上规企业1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3.7亿元(户均增加值0.37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全市共新建投产上规企业21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97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原因一方面是建设项目的规划、用地、林业报批等手续协调时间长、协调难度大,征地拆迁难度大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开工难、推进慢,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另一方面是受行业市场、建设资金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的筹备工作严重滞后、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缓慢甚至停滞。
    三、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和措施
    (一) 着力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夯实工业增长基础。
对照县(市、区)发展目标,加强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尤其对负增长的乐昌、武江、仁化要加强调研、指导,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促其加快发展,跟上全市工业发展的步伐。
    (二)着力抓好新增长培育,强化工业增量支撑
    1、着力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对照项目台账,进一步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要求,协同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服务,全力推进在建工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2、着力引导一批达规企业申报上规。加强培育扶持,力促一批新建企业上规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截止9月末,全市共有10户企业申报上规纳入统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接下来,要抓紧做好企业的帮扶服务,引导已满足申报条件的企业按要求做好各项申报资料的准备工作,引导企业尽快申报。
   (三)着力抓好协调服务,强化运行监测
    1、服务好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服务市领导深入挂点联系企业开展调研,及时反馈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进展情况,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服务企业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强化运行监测服务。一是促进重点企业稳增长。前三季度,50户重点工业仅增长4.8%,对规上工业增长仅拉动2.9个百分点,与去年增长6%比回落1.2个百分点。特别关注影响较大的企业,深入企业调研,帮扶企业,促进发展。二是加强对负增长企业的跟踪督促,推动一批减产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特别要重点关注100户负增长企业,下一步仍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协调合作,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水、电、气、运输、市场、专业化配套和原辅材料等方面的问题,努力为稳增长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
    (四)着力抓工业投入,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今年1-9月,工业投资完成118.79亿元(仅占全省的1.5%,占比明显回落),同比下降23.9%(其中技改投资下降25.9%),与全省水平(增10.5%)差34.4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力度,促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
    1、对园区所有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对园区所有项目制定工作方案,倒排完成工期,明确时间节点,促项目尽早投产达效。
    2、实施市主要领导进园区督导机制。每月深入园区开展督导工作,现场视察园区新动工、新投产项目,督促县(市、区)政府及园区加快项目落地和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3、促项目动工建设。全市梳理已签约可开工工业项目68个,总投资约138亿元,11月底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掀起新一轮建设新热潮。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