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2015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时间:2015-09-09 17:00:4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43.79亿元,同比增长2.5%;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9.56亿元,同比下降0.3%

工业经济低位运行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上月快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滑1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长速度(6.3%)慢3.8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长速度(7.4%)慢4.9个百分点,比山区五市平均增长速度(6.5%)低4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中排名倒数第一。

(一)支柱产业、重点企业降幅收窄。

——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完成87.6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比全市同期增速慢5.8个百分点。其中,制药工业、烟草工业、电力工业增速高于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机械工业增速滑落仅增长0.1%,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玩具工业依然负增长。

——全市2014年年报增加值达亿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7.2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较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比全市同期增速慢8.4个百分点。

(二)县域工业增速远快于市区工业增速。

1-6月,县域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77.61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月快1.1个百分点;市区工业实现增加值64.1亿元,同比下降8.6%,降幅较上月拉大1.7个百分点,比县域工业增速慢13.8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县域工业总量已大幅超过市区工业总量,并逐步拉大差距。各县(市、区)南雄(15.9%)、新丰(13.6%)增长较快,始兴(8.9%)、乳源(5.6%)、仁化(0.7%)、和浈江(0.2%)等4个县(市、区)保持正增长;武江(-2.5%)、翁源(-0.9%)、乐昌(-8.3%)和曲江(-18%)等4个县(市、区)负增长,其中,曲江增速继续大幅下滑。

备注:增长率均按可比价计算。

(三)产业转移园增速回落。

1-6月,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4.17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月回落6.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慢16.7个百分点。

——南雄产业转移园11.03亿元,同比增长21.5%;

——始兴产业转移园3.41亿元,同比增长17.5%

——莞韶产业转移园16.9亿元,同比下降0.6%,增速比1-5月慢12.9个百分点。其中,武江片区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6.9%,浈江片区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3.2%;

——乐昌产业转移园2.82亿元,同比下降14.6%。

(四)工业投资压力增长。

1-6,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92亿元,同比下降1.8%,增速较上月回落7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89.56亿元,同比下降0.3%,速较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慢13.2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55.64亿元,同比增长2.8%,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快4.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落22.5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出口明显回落、工业品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综合影响,全市经济继续呈现低增长态势,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值下滑。我市现有工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及建材市场低迷、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剧。1-6月,七大支柱工业下降3.3%,拉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46户重点企业下降5.9%,拉低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韶钢下降34.5%,仅此一家就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06个百分点。

二是新增长点少,缺乏后劲。1-6月,全市建成新投产项目仅12个,其中新建项目8个、技改项目4个,分别低于年初预期投产的18个和8个,新增产值7.3亿元,远低于年初预期。新增规上企业仅2家。受环保制约和经营困难停产检修的影响,停产和半停产企业增多。截止6月底,全市有44户工业企业处于停产状态,直接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三是因部分重点工业企业停产检修和生产不足,导致工业用电负增长。1-6月,工业用电下降6.6%,增幅同比回落15.4个百分点。

四是园区工业增速回落,发展乏力。1-6月,莞韶园工业增加值首次出现负增长(-0.6%),园区105家规上工业企业过半下滑,21家亿元以上企业有16家下滑。《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制约产业发展。如南雄产业转移园已通过环评、安评的企业增资扩产甚至技术改造项目无法备案,仁化县有色金属基地部分项目无法通过环评。

三、下半年形势预测及对策

按照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的目标要求,下半年规上工业必须增长24.4%,任务艰巨。经测算,46户重点企业力争全年实现增长5.2%以上(上半年下降5.9%,相差11.1个百分点),其余企业力争全年实现增长25%以上(上半年增长7.05%,相差约18个百分点),建议采取以下六项措施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扭转重点企业下滑态势。通过“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帮扶,力保占全市规上工业60.6%的46户重点企业增长5.2%以上,尽快扭转重点企业特别是22家负增长企业下滑态势。其中:韶钢通过调结构、降成本和推进7#、8#高炉释放产能,力争工业增幅控制在-20%以内(提升10个百分点);韶关电厂通过加强与省经信委的请示汇报,争取新增调整10亿度上网电量指标,力促全年发电65亿度,新增产值约15.2亿元,实现增幅101%(提升90个百分点);卷烟厂通过多争取生产指标、优化产品结构,力促全年增长6%以上(提升2.7个百分点);坪B电厂通过争取新增调整发电指标,力争与去年持平(提升11个百分点);大宝山矿通过加快推进铜硫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项目,加大资源开采力度,力争与去年持平(提升36个百分点);旭日玩具与利民制药厂通过提高产品结算价格,力促全年增长分别达到10%和15%。此外,进一步加强对凡口矿、中源水泥、正星车轮、韶铸集团、娃哈哈集团(曲江)等企业的跟踪服务,全力扭转负增长局面。

(二)推动非重点企业多做贡献。在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持续下行压力下,进一步加大“点对点”的对口挂点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坚持每月分析,每月通报。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协调联动,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应统尽统工作,全力推动46户重点企业之外的563户规上企业多做贡献,力促实现25%以上的增长。

(三)推动一批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切实加强在建项目跟踪协调和服务,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办结时间,全力推进72个在建工业项目(其中:新建项目51个,技改项目21个)尽快建成投产。上半年邦世迪健康实业、青云山药业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下半年要力促国润再造烟叶、莱雅化工科技等60个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力争实现新增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

(四)引导一批达规企业申报上规。加强培育扶持,力促一批中小企业上规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特别要做好38户已达到规模的企业申报上规,力争新增规上企业实现新增工业产值28亿元。与此同时,力促停产企业特别是翁源铁龙矿区企业的复产达效。

(五)推进工业用电科学调度与节能降耗并举。加强工业用电监测调度,推进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强化用电供应保障,在不突破节能降耗红线前提下,切实扭转工业用电负增长局面,为上级统计部门认定我市工业数据提供支持。

(六)做好运行监测和协调服务。一是抓运行监测。及时分析通报工业运行动态,加强指标进度跟踪,特别是加强与当前仍为负增长的4个县(市、区)的协调联动,力促其完成全年目标。二是抓挂点联系。着力做好市领导挂点联系100户重点企业、经信系统挂点联系150户工业企业的挂点服务,强化能耗、用地、税收等指标与产出匹配,倒逼企业加快发展。三是抓园区扩能增效。推进省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地申请认定工作,实现省产业园县域全覆盖;加强5个省级产业园143个新(扩)建、在建及新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确保全市省级产业园完成工业投资93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30%。四是抓工业和技改投资。加快推进韶钢改造提升和节能环保、韶烟扩建制丝生产线、南雄彤置富水泥、鸿源众力整体搬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完成今年省下达我市工业投资330亿元、技改投资99亿元的目标任务。五是抓生产要素协调保障。进一步加强用地、用工、融资等要素支持力度,扩大“助保贷”帮扶成效,加强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等的协调合作,鼓励引导中小企业通过股权交易、新三板上市等途径融资。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