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2016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时间:2017-02-08 00:00:0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2016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平稳,相比去年稍有回暖,但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工业发展较缓慢。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低迷,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全市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生产平稳

2016,韶关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回升,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1.74 亿元,增长%,增速与去年同期(增%)比高2个百分比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9名。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50.28 亿元,同比增长4.7 %全年具体增速见表1

表1:规上工业分月增长情况 (单位:%)

月份

年份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2016年

3.9

4.5

5.0 

6.0 

7.0 

7.0

7.0

6.4

6.0

5.3

5

2015年

3.0 

2.5

2.4

2.4

2.5

2.4

2.3

2.3

2.3

2.5

3

   (二)七大支柱工业呈“四升三降”格局

七大支柱工业完成增加值186.84亿元,增长2.1%较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七大支柱工业占规上工业比例56.3%七大支柱工业中,制药、钢铁和电力工业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2.9%17.7%7.6%;有色金属工业增长7%;烟草、玩具和机械工业受生产计划减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生产持续下降,其中烟草工业下降7.6%,玩具工业下降12.2%,机械工业下降4.2%(详见表2

表2:2016年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情况表

指标名称

累计(亿元)

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

186.84 

2.1 

56.32

其中:烟草工业

45.87 

-7.6 

13.83

玩具工业

12.61 

-12.2 

3.8

制药工业

7.43 

22.9 

2.24

钢铁工业

23.68 

17.7 

7.14

有色金属工业

24.53 

7.0 

7.39

机械工业

20.82 

-4.2 

6.28

电力工业

51.89 

7.6 

15.64

(三)工业经济区域结构逐步趋好,县域经济撑起半边天

2016,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3.8亿元,同比增长0.7%县域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81.4亿元,同比增长9.3%,比市区工业增速快8.6个百分点。从总量占比来看,市区占43.35%,县域占56.65%,县域规上工业总量超过市区规上工业总量。

从各县(市、区)来看,南雄(13%)、始兴(12.2%)、乳源(11.4%)、仁化(10.3%)保持较快增长,武江、乐昌增速出现负增长,武江增速全市最低。市辖三区仅曲江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武江、浈江增速较缓。增速超过2015年的县(市、区)有始兴、仁化、乳源、乐昌、浈江、曲江。具体情况见下表3

3: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长情况 (单位:%)

序号

县(市、区)

2016年增速

2015年增速

1

    

12.2

9.5

2

    

10.3

2.2

3

    

6.1

6.3

4

    

11.4

-2.6

5

    

7.2

15.5

6

    

-0.5

-0.6

7

    

13.0

19.6

8

    

-3.0

-1.1

9

    

3.8

3.3

10

曲     江

5.5

-0.7

(四)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速回升

大省级产业转移园完成工业增加值124.03亿元,增长9.2%六大园区中,除乐昌转移园呈下降趋势外,其余园区都呈增长趋势。分园区看,增速高的有始兴产业转移园(增长25.3%、翁源产业转移园(增长21.9%各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长情况见下表4

表4: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长情况  (单位:%)

园区

2016年增速

2015年增速

合计

9.2

5.6

  莞韶产业转移园

4.0

-4.1

      其中:韶关工业园区

3.9

-7.7

            武江片区

2.8

-40.1

            曲江片区

2.0

1.8

            浈江片区

15.2

17.5

            仁化集聚区

2.9

-

            新丰集聚区

18.8

-

  乐昌产业转移园

-7.4

-10.3

  始兴产业转移园

25.3

16.5

  南雄产业转移园

12.4

25.7

  乳源产业转移园

9.3

-

翁源产业转移园

21.9

-

(五)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企业赢利能力增强

1-11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6.3亿元,同比增长82.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6.45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36.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来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1.31%,比去年同期高17.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7.11亿元,远低于15年同期的29.3亿元,同比增长-75.7%工业企业赢利73.42亿元增长11.9%

(六)多数行业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平稳。分行业看,在有生产的36个行业大类中增长的行业有21个,其中增长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增1.3倍)、金属制品业(增3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23.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19.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23.8%)、医药制造业(增22.9%)等行业。

二、影响工业增长的主要问题

(一)重点企业增速处于低位区间。5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92.8亿元,同比增长-0.1%,比去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落后全市规上企业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拉低规上工业0.08个百分点。50户重点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的58.12%,对全市工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年以来,重点工业在经过上半年的回升之后,发展趋势由升转降,从 6月以来,连续6个月出现下行。重点工业增速呈持续下行趋势,是全市工业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占比低、发展慢。目前,我市工业结构仍以钢铁、烟草、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4.5%,占全市规上工业的 4.9%,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9.5亿元,增长7.6%,占规上工业的11.9%。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小、发展速度偏慢,客观上反映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缓慢的现状。

(三)新建投产企业规模不大,工业增长缺乏后劲。纳入规上工业统计的新建投产企业29家,新增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除宝钢特钢韶关公司产值较大外,其余预新增上规企业产值都没有超过1亿元的,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拉动很有限。

(四)停产企业影响钢铁去产能政策、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16年共有24户企业停产,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3.8%,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按照全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计划,淘汰落后钢铁产能203万吨,受此政策影响,全市共有10家钢铁企业处于停产状态,拉低全年规上工业增速0.9个百分点。

(五)指令性生产行业受生产计划影响大卷烟与火电行业对全市工业的拉低作用最为明显,这两大行业受生产指标影响大,如卷烟厂今年以生产二、三类卷烟为主,且产量均较上年减少,直至11月份才有一类烟的生产指标,难以拉动规上工业增长,增加值同比下降7.9%,产值负增长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卷烟厂拉低全市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火力发电企业受发电指标不足的因素影响,机组发电负荷率偏低,在粤江电厂去年下半年新增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情况下,全年火力发电量仅增长6.0%;坪B电厂单机运行,全年发电量同比下降18.4%。

三、工业增长预测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预期增长目标为8%左右。主要理由如下:

(一)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宏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2017年,预计我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产业分化和结构优化趋势明显,效益继续向好,但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工业经济面临的困难和下行压力仍较大。

(二)支柱工业和重点企业增长乏力

整体来看,全市七大支柱产业预计增速与2016年持平,约为3-5%之间,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作用有限。

1、钢铁产业受制于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政策,我市的普通钢铁行业预计难有较大起色,由于2016年钢铁行业利润转好;特钢方面,韶钢特钢新增上规已带入基数,新增的工业增加值预计仅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个点,拉动作用有限。

2、有色金属产业有色行业产能在2015-2016年期间已达到顶峰,未来有色金属产量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加上凡口矿铅锌矿经过多年的挖掘,铅锌含量较高的富矿已经开始逐年减少,产量进一步降低,增幅不大。

3、烟草产业:受制于指标的影响,烟厂2017年全年预计产值与今年持平。

4、电力产业:粤江发电、坪B电厂预计发电量与今年持平,目前在建的粤华电力预计明年6、7月份投产,华电预计明年底才投产,拉动作用有限;此外,水电方面由于今年雨量充沛,增长较快,2017年的增长情况预计不容乐观。

5、装备制造产业:由于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受经济周期影响更大,在经济下行态势仍未扭转的背景下,预计难以出现较快增长。华南先进装备园预计2017年仍无项目投产,但部分转型升级步伐快的民营企业有望获得较快增长。

(三)园区拉动作用不明显

预计2017年全市产业园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从初步调研情况来看,2017年全市产业园新建、续建、扩建工业90个,2017年计划投资70.97亿元,拟新增投产工业项目(含新建和增资扩产)80个,预计新增产值30.27亿元,整体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新增规上企业拉动作用不大

2017年,全市预计新增规上工业30户,从调研情况来看,这新增的30户规上工业企业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折算工业增加值约10亿元,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粤华电力、翁源的卡西欧电子(韶关)有限公司、韶能集团新丰旭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莞韶园的莱雅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莞韶园的乾佳乐生物科技、仁化的升隆电源。预计2016-2017年新上规的60户企业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约4-6个百分点。

(五)工业技改项目拉动作用低

据初步调研统计,2017年全市工业技改项目约127个,预计可新增产值约58亿元,折算工业增加值约15亿元,增量有限。

四、2017年加快工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紧盯目标任务,做好分解落实。按照工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的要求,将工业增长等相关指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下达到各县(市、区),并加强跟踪督促,推动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完成全年指标任务的具体方案和落实措施,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有安排、有督促、有落实。

(二)紧盯项目建设,促其早见成效。建立2017年新建投产项目库,协同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在建项目跟踪协调和服务,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办结时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三)紧盯企业上规,加强政策扶持。对具有较强成长潜力的规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加快企业上规步伐,力促一批新建企业上规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

(四)紧盯挂点帮扶企业,促其做大做强。落实好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联系帮扶企业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案》制度,对纳入市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部门挂点联系的企业,建立帮扶企业监测台账,摸清情况,深入开展帮扶服务,有关部门要对照方案要求落实好部门责任,对经营困难的企业,加强跟踪协调服务,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形成合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