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2016年1—5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6-06-27 15:40:03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一、1-5月工业经济运行概况

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5.62亿元,增长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6个百分点。从发展势头来看,全市工业经济呈缓慢增长态势,2-5月每月累计增速分别为3.9%、4.5%、5.0%、6.0%,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与全年预期目标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全省范围来看,我市规上工业增速比全省增长速度(6.7%)低0.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位于第15位。

1-5月,支柱工业增加值增长5.9%,其中:钢铁工业增长55.9%,制药工业增长26.6%,电力工业增长13.5%,发展势头较好。但烟草工业下降10.1 %、玩具下降13.5%、机械下降0.8%,拖累全市工业增长。从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看,总体情况仍不理想,与我市制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1.6%的工作目标要求相比差距很大,加快发展的形势很严峻。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令性生产行业受生产计划影响大。韶关烟厂受我市销售中烟品牌卷烟低迷的影响,1-5月下降10.7%。在粤江电厂去年下半年新增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情况下,全市火力发电企业明显受发电指标不足的因素影响,机组发电负荷率偏低。尤其是坪B电厂单机运行,1-5月下降42 %,两家企业合计拉低规上工业2.69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工业企业低增长。50户重点企业(集团)完成工业增加值71.81亿元,同比增长4.7%,比全市平均增速低1.3个百分点。生产下降的企业15 家,其中凌鹏水泥和新丰铁冒顶伟凡矿业停产,两家企业合计拉低规上工业增长0.73个百分点。

三是新建工业拟投产项目偏少。1-5月,全市仅新增宝钢特钢韶关公司一家规上企业,比去年同期少了9个。今年到目前为止,经初步调研只有35个新增长点项目,即使这35个项目全部按期投产达效,也只能完成工业总产值23.65亿元,折算成工业增加值约为5.72亿元,对全市工业增长起不到明显的支撑作用。

四是部分县(市、区)工业增长不理想。除翁源、曲江、达到预期增长目标外,其余县(市、区)都不能达到预期增长目标,武江(-5.6%)、浈江(-3%)、乐昌(-2.2%)负增长,仁化(4%)、乳源(7.6%)、新丰(6%)低增长,这些县(市、区)与预期增长目标相差较大。

五是支撑工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按照统计部门评估认数办法,工业用电、税收、利润、劳动者报酬这几个指标将作为评估认定各市工业增长数据的重要依据。但从我市的情况看,除利润指标增长较好外,工业用电与劳动者报酬基本持平,税收下降,致使1-5月我市平台数增长8.9%,但上级统计部门最终认定增长6%。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措施,努力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加强运行监测,推动重点企业加快发展。1-5月规上工业增长6%,情况不理想,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上半年规上工业要力争加快增长。为此,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力度,紧盯50户重点企业的发展不放松。从今年1-5月情况看,这50户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60 %,增长4.7%,对全市规上工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如果这50户企业增长达到增长7%以上,就能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因此,要重点关注韶烟、坪B电厂、大宝山矿和中源发展等负增长大的企业,分析原因、摸清情况、加强帮扶,促进加快发展。

(二)加强协调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工业发展步伐。1-5月,县域工业同比增长9.4%,市区工业经济同比增长1.9%,县域工业发展明显好于市区工业。下一步,要促进县域规上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对负增长的浈江区、乐昌市和武江区要加强调研,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促其加快发展,跟上全市工业发展的步伐。

(三)加强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挂点联重点企业制度。要采取一企一策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工业企业在用地、用电、用工和上级政策等各种要素方面的问题,在帮扶服务上下功夫,帮助这些企业重点企业加快发展。

(四)加强园区建设,园区企业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继续开展目标管理、动态监测和年度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努力实现年度目标。面向珠三角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韶关配套区,积极组织参加省产业园区招商对接大会,准确把握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动态,开展针对性的组织招商活动,引导更多的项目落户韶关。

(五)加强项目建设,力促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一是狠抓35个拟新投产项目的投产达效。切实加强在建项目跟踪协调和服务,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办结时间,促进这些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多做贡献;二是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动企业申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等财政政策扶持资金,落实各项税惠政策,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加快项目进度;三是引导企业加强技改和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六)狠抓工业用电科学调度与节能降耗并举。加强工业用电分析监测和调度,强化用电供应保障,在不突破节能降耗红线前提下,着重培育用电新增长点,加强重点用电企业帮扶服务,促进工业用电增长,为上级统计部门认定我市工业数据提供支持。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