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6-10-24 11:25:57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但进入9月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和全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趋缓。展望全年,受基数翘尾及重点企业生产低迷影响,工业增长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完成全年增长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3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7.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半年(增7%)回落0.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增6.7 %)低0.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5 位,比上半年后退3位。

(一)支柱工业增速回落。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同比增长,12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七大支柱工业完成增加值134.6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1个百点,仅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有钢铁(28.7 %)、制药(16.1%)、电力(9.8%),降幅较大的有烟草(下降8.3%)、玩具(下降13.2%)、机械(下降8.7%)。与上半年比,除有色金属、玩具工业增速回升外,其余五个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二)民营工业增长平稳。民营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0.1亿元,增长8.4%,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3.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升7.1个百分点。

(三)园区工业增速放缓全市六大产业转移园(含集聚发展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快1.8个百分点,但较上半年(增12.1%)回落3.9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5.6%,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增长较快的有始兴(16.4%)、南雄(15%)、翁源(11.2%)。   

(四)县域、市区工业两极分化。市辖三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01.5亿元,同比仅增1.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其中武江下降4.8%,浈江下降4.2%。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其中,翁源、南雄、始兴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15.1%、13.5%和12.8%。

(五)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在参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分工及“全面融入珠三角”等战略的实施带动下,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前三季度,我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亿元,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1.5%,较上半年(-0.7%)提高2.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4%)提高5.5个百分点。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基数“翘尾”影响大。去年规上工业发展呈“前低后高”态势,前三季度增长2.3%,四季度当季增长8.3%,远高于前三季度6个百分点。据测算,四季度基数达93.6亿,占全年基数的29.2%。

(二)重点企业生产回落。50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完成增加值138.12亿元,仅增长0.6%,落后全市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与非重点工业(增15.7%)比更是相差15.1 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增2.4%)比,回落1.8个百分点;与上月(增1.4%)、上半年(增4.1%)比,分别回落0.83.5个百分点,仅拉动规上工业0.4个百分点。重点工业增速呈持续下行趋势,是全市工业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新增企业规模小截止9月底止,全市共有21家新增企业入库,比上年同期仅多3家,完成增加值6亿元,拉动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始兴5家,仁化4家,乳源4家,南雄3家,翁源2家,新丰2家,曲江1家。与各县(市、区)全年新增目标比,仅有始兴、仁化、乳源、南雄四个县区完成新增任务,而武江、浈江、乐昌至今仍然没有新增企业。

(四)钢铁去产能政策影响按照全省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计划,我市于10月底前必须淘汰落后钢铁产能178万吨,受此政策影响,全市共有10家钢铁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前三季度合计拉低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从全年来看,这10家企业共有近2.7亿的增加值基数要在四季度消化,预计拉低全年规上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

三、全年形势展望及措施建议

今年我市工业增长预期目标11.6%,如规下工业(占比17%)按增长5%测算,规上工业要增长13%左右,要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四季度增速要达到增长29%以上,完成增加值总量118.5亿元,即月均完成增加值39.5亿元(从2011年以来各月增加值情况看,最高的月份为2015年11月的34.1亿元)由于宏观经环境未有明显好转,新的增量拉动有限,“翘尾”影响逐步加大,重点工业生产下行,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将继续下行,要完成工业增长预期目标,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抓各县(市、区)发展工业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对工业负增长、低增长(低于5%)的县(市、区),要督促其认真对照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强化督促检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回升。

(二)抓挂点联系企业三项制度的落实。落实好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联系帮扶企业三项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帮扶企业监测台账,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存在问题。有关部门要对照方案要求落实好部门责任,形成合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三)抓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发展,促进工业增长。一是做好武江工业发展协调工作。武江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在县(市、区)中排名第一,但今年以来一直负增长,拖累全市工业发展。因此,要着力排查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努力缓解发展压力。二是抓好重点企业的发展。50户重点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约六成,对全市工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今年以来,重点工业在经过上半年的回升之后,发展趋势由升转降,从 6月以来,连续4个月出现下行。因此,抓好50户重点企业的稳增长促回升是完成工业增长目标的关键。下一步,要通过“一企一策”加大帮扶,加强企业的跟踪服务,努力扭转低、负增长局面。

    (四)抓好协调服务,促进工业企业增产增效。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抓好政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场服务平台建设,在强化项目对接和服务,推动高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以及机械装备、食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二是加强融资服务。充分利用鼎盛担保、圆融小贷以及即将建设的众创基金等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三是着力了解企业停产、半停产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对策措施,力促有希望复产、重组的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四是切实做好各项惠企政策的宣传与落实。加大各项技改、节能、中小企业融资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帮扶符合条件的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五)着力引导一批达规企业申报上规。今年国家对基本单位入库审批时间做出改革,将月度审批时间从10月推迟到12月,各县(市、区)要把握入库时间,对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指导其准备好申报资料,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上规,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为全年规上工业增长注入新活力。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