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工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34亿元、增长3.0%,增幅比1—2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一是重点工业增势较好,50户重点工业完成增加值48.1亿元、增长12.9%,比全市规上工业增幅高9.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其中烟厂增长25.1%、韶钢(含特钢)增长28.7%、凡口矿增长30.7%;二是全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93亿元,同比增长9.8%;三是工业发展形势向好,工业用电量增长3.6%,比去年同期回升3.5个百分点,工业利润(1—2月)同比增长69%。
二、主要存在问题
1、工业增速偏低。规上工业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20位,与全市工业的增长预期目标(13%)差距较大。
2、技改投资大幅下降,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4.5亿元,同比下降46.6%,技改投资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低88个百分点。
3、产业园区增长动能不足。省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1.45亿元,同比下降5.5%,新签约项目仅5个且项目较小,预计总投资额仅5.21亿元,新动工项目仅3个,投资额1.45亿元。
4、负增长企业、停产企业多,面积大。负增长企业233家,占39.2%,其中停产、半停产(停产企业32家)企业35家。在35个行业大类(按统计口径)中,我市增长的行业只有17个。
5、部分县(市、区)发展偏慢。乐昌下降41.1%、翁源下降7.1%、曲江下降3.6%、新丰下降3.6%,4个县(市、区)共影响全市工业增幅同比下行8.3个百分点。
6、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工业增长。如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环保督查导致部分企业关停,合计影响工业增长约2.8个百分点;今年降雨量减少导致水电行业增加值下降45%。
三、下一阶段对策措施
(一)抓制度落实,积极破解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一是继续抓好联系帮扶企业的三项制度。服务市领导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并做好企业反映问题的跟踪落实和情况反馈。二是围绕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的工作目标,按照我局制定的《2017年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工作方案》,动员各县(市、区)经信(促)局、局属各科室(局)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提振企业稳增长的信心,营造服务企业、关注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加强目标督导。认真抓好各县(市、区)上规企业的培育工作,千方百计地完成我市分解下达的工业增长和培育上规企业目标任务。四是力促重点企业挖潜增效。对拟上规发展的企业,按照目标清单,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度,确保完成今年上规30户目标任务;对已梳理出的50户精细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成长型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服务措施,分门别类帮助企业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促企业发展;对50户重点重点监测企业,密切跟踪其每月经营动态,定期深入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摸清情况,找准症结,拟订帮扶措施,促其加快发展。
(二)抓综合服务,强化对工业企业(项目)的协调服务。一是强化对新增长点工业项目的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新投产项目达产达效。二是着力促进非重点负增长企业转为正增长或减缓负增长幅度。加大力度核查退库与停产企业,梳理出有望再次上规和复产的企业,加强帮扶,帮助企业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