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关于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

时间:2016-07-28 00:00:0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韶关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回升,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6.17亿元,增长7%,比上月回升 1个百分点,增速与去年同期(增2.5%)比高4.5个百分比,回升态势明显。初步判断全年工业生产将维持平稳回升趋势。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规上工业生产平稳,增速逐月回升。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0%,比全省(增6.7%)、全国(增6.2%)分别高0.3和0.8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增长4.5%比上升了2.5个百分点,增速呈逐月上升趋势。具体增速见下表1。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2016年

3.9

4.5

5.0 

6.0 

7.0 

2015年

3.0 

2.5

2.4

2.4

2.5

  表1:韶关规上工业分月增长情况 (单位:%)

从全省排名看,韶关增速全省排第12名(与1—5月排名上升3位),与增速最高的湛江(增10.5%)相差3.5个百分点,在粤东西北十二地市中排名第8名。

(二)七大支柱工业呈“四升三降”格局。上半年,七大支柱工业完成增加值84.76亿元,增长5%,与一季度增长4.8%比微升0.2个百分点。七大支柱工业中,钢铁、制药和电力工业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46.2%、29.4%、11.1%;有色金属工业维持低增长局面,仅增长3.4%;烟草、玩具和机械工业受生产计划减少、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生产持续下降,其中烟草工业下降7.2%,玩具工业下降18.5%,机械工业下降4.6%。

(三)县(市、区)工业发展不均衡受钢铁行业市场回暖和新增大型规上工业企业拉动影响,曲江规上工业增速在县(市、区)排名第一,增长24.1%,而上半年增速下降的有三个区(市),分别是武江(下降3.9%)、浈江(下降3.9%)、乐昌(下降0.7%)。与去年同期比,曲江和翁源增速明显回升,分别回升了42.1、23.3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下表2。

表2:上半年各县(市、区)规上工业增长情况 (单位:%)

序号

县(市、区)

增速

 

去年同期

一季度

1

  武江区

-3.9 

-5.2

-2.5 

2

  浈江区

-3.9 

-15.8

0.2 

3

  曲江区

24.1 

16.8

-18.0 

4

  始兴县

12.8 

13.5

8.9 

5

  仁化县

5.8 

4.9

0.7 

6

  翁源县

22.4 

33

-0.9 

7

  乳源县

3.0 

3.5

5.6 

8

  新丰县

7.0

7.3

13.6 

9

  乐昌市

-0.7 

-6.2

-8.3 

10

  南雄市

16.1 

16.6

15.9 

(四)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速放缓上半年,五大省级产业转移园(不含翁源产业转移园,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46.7亿元,增长11.6%,增速与一季度(增15.5%)比回落了3.9个百分点。分园区看,除增速最高的南雄产业转移园(增长21.8%)增幅略有提高外,其他园区增速均有一定下滑,其中乳源产业转移园受东阳光生产下滑等因素影响持续下降,增速由一季度的增长2.9%变为下降5%,回落7.9个百分点。各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长情况见下表3。

表3:上半年省级产业转移园增长情况  (单位:%)

园区

增速

 

去年同期

一季度

五大转移园合计

12.1 

15.2

6.1

   始兴产业转移园

19.0 

20.6

17.5

   乐昌产业转移园

12.6 

7.5

-14.6

   莞韶产业转移园

11.2 

17.7

-0.6

      其中:韶关工业园区

-4.6 

-0.8

-4.1

            武江片区

1.7 

2.3

-36.9

            浈江片区

2.2 

-15.5

23.2

            曲江片区

32.2 

49.3

6.3

            仁化集聚区

-10.4 

14.4

-

            新丰集聚区

18.6 

20.8

-

  南雄产业转移园

21.8 

20.9

21.5

  乳源产业转移园

-5.0 

2.9

8.6

(五)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5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4.02亿元,同比增长47.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60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 9.6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37.4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中,亏损企业123户,增长1.7%,比去年同期低18.5个百分点,亏损面为20.4%。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来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9.08,比去年同期高14.7个百分点;资产贡献率为11.9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6%,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六)多数行业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平稳。分行业看,在有生产的36个行业大类中增长的行业有25个,其中增长较大的行业主要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增1.3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5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37.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33.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31.2%)、医药制造业(增29.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25.2%)、家具制造业(增20.3%)等行业。

从产品产量看,上半年我市14种主要产品产量总体上“升多降少”。其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发电量(增长34.5%)、铸钢件(增长23.1%)、人造板(增长13.2%)、服装(增长14%)等;下降的产品主要有成品钢材(下降1.4%),水泥(下降2%),十种有色金属(下降0.4%),卷烟(下降5.4%)等。

二、当前工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一)工业增长主要依赖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拉动,增长质量不高,且不具有可持续性。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回暖、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钢铁工业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增长46.2%,与去年同期下降14.3%比,回升60.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73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上规的宝钢特钢韶关公司直接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规上工业最主要的增长点。但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这种增长没有可持续性,进入明年后,该企业将有基数,且受行业影响波动较大,能否持续增长充满较大的不确定性。电力工业主要受水电和粤江发电新增机组影响,水电因今年雨水充沛,预计全年形势较好,而粤江发电的增速由最高的5月份增长36.6%下降到6月份的20.5%,下半年,随着粤江发电基数翘尾,预计下半年增速将持续下降。从全年上网电量计划看,粤江发电今年预计会零增长。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占比低、发展慢。目前,我市工业结构仍以钢铁、烟草、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69亿元,增长9.8%,占全市规上工业的4.6%,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82亿元,下降2.3%,占规上工业的4.7%。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小、发展速度偏慢,客观上反映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缓慢的现状。

(三)新建投产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工业增长缺乏后劲。上半年,纳入规上工业统计的新建投产企业6家,分别是曲江的宝钢特钢、南雄的毅豪化工和西顿化工、仁化的漫联新能源、翁源的富良化工和汉盛科技。新增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05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29个百分点。从调研的情况看,今年预计新增上规企业30家左右,除宝钢特钢韶关公司产值较大外,其余预新增上规企业产值都极少超过1亿元的,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拉动很有限。

三、加快工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今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预期目标是增长11.6%,如规下工业(占比17%)按增长5%测算,规上工业要增长13%左右。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长7%,全部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7%,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4.9个百分点。如全年规上工业按增长13%测算,下半年要完成增加值250.14亿元,规上工业要增长15.8%左右才能完成预期目标,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下一步,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协调联动,加强跟踪服务,着力扭转企业低增长态势。50户重点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左右。今年以来,由于部分重点工业低(负)增长,每月增速都低于规上工业增长,上半年也仅增长4.1%,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弱化。因此,为完成全年工业增长11.6%目标,要通过“一企一策”加大帮扶,力促50户重点企业增长8%以上。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指导督促企业做好应统尽统工作,全力推动50户重点企业之外的500多户规上企业加快发展,力促实现25%以上的增长,为全市工业发展多做贡献。

(二)加强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协同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在建项目跟踪协调和服务,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办结时间,全力推进乐昌12万吨新型绝热隔音材料生产项目、韶能绿洲纸模二期技改项目、韶能珠玑纸业本色纸一期技改项目、娃哈哈年产2400万瓶纯净水项目、金悦诚蓄电池内化成高端储能器件产业化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东盈服装(以纯)等在建工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三)着力引导一批达规企业申报上规。加强培育扶持,力促一批新建企业上规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7月份我市又有7户企业申报上规,要抓紧做好已满足申报上规企业的各项资料准备工作,引导企业尽快申报。

(四)加强工业用电和工业增值税等相关指标监测。上半年,由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与工业增长的相关指标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工业用电增长1.2%,与一季度(增长0.1%)比回升了1.1个百分点,国税工业增值税增长4.2%,与一季度(下降8.4%)比大幅回升12.6个百分点。下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监控和指标评估,重点抓好工业用电和工业增值税等指标的持续增长,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