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4.6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23亿元,同比增长15.5%;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79.5亿元,同比增长13.1%。
一、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一)工业经济呈梯度增长势头
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4.6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去年同期快11.8个百分点。从发展势头来看,全市工业经济呈梯度增长势头,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10.0%、12.9%、13.1%、14.7%、16.3%,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增速接近全年增长目标。从全省范围来看,我市工业增速在全省21个地市排名第8位。
(二)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增速加快
今年前5个月,全市七大支柱工业、全市2012年年报增加值达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全市3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持续低位运行,赶往6月份以来,重点企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上半年全市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发挥了基础性的稳定作用。
——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完成89.44亿元,同比增长11 %,增速比全市同期慢5.3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3.1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工业(25.9%)、制药工业(25.7%)和钢铁工业(16.3%)增速较快,有色金属工业(15%)增速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略慢,玩具工业(8.3%)、电力工业(4.1%)依然低增长但增速有所提高,烟草工业(4%)扭转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态势。
——全市2012年年报增加值达亿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11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全市同期增速慢6.3个百分点,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
——全市3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13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
(三)产业转移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1-6月,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25.2亿元,同比增长31.9%,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3个百分点,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18.73%,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四)县域工业增速比市区工业增速快1倍
1-6月,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71亿元,同比增长11.4%;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59.87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较市区工业快12个百分点。
(五)工业投资平稳增长
1-6月,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18亿元,同比增长22.3%,较去年同期快14.3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79.5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升11.3个百分点;
——产业转移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23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2.36亿元,同比增长20.2%;
——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20.84亿元,同比增长18.4%。
二、消费市场持续畅旺
近几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增强,1-6月,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2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去年同期快2.9个百分点。
(一)消费增长农村高于城镇。1-6月,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8亿元,同比增长15.4%,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3元,同比增长17.6%。农村消费品零售高于城镇2.2个百分点,农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品市场活力显现。
(二)批发业增长乏力。1-6月,全市批发业销售额116.5亿元,增长11.8%。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80.48亿元,增长5.6%。在全市35家限额以上重点批发企业监测中,业绩下滑企业占较大比例,如:韶关市曲江红龙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韶关市曲江金和物资有限公司、韶关市金牛经贸有限公司、韶关市宜达燃料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下降为-96.6%、-84.7%、-69.9%、-59.5%。
(三)零售业平稳增长。1-6月,全市零售业销售额208.8亿元,增长13%。全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18.8亿元,增长23.7%。零售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行业优势日渐显现。
(四)住宿业增幅收窄。1-6月,全市住宿业营业收入5.45亿元,增长14.3%。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收入3.24亿元,增长15.9%。
(五)餐饮业增幅下跌。1-6月,全市餐饮业营业收入25.6亿元,增长17.4%。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2.93亿元,增长87.9%。
三、形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从国际经济增长形势来看,美国正在走出困境,但欧洲面对的问题仍然很大,但欧债危机最坏的日子也已过去,欧元区经济将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此外,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谋求结构调整、对外开放的政策突破,因此,外需的疲软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从国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有利方面,一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政府换届将进一步调动全国上下的发展热情,全国扩大内需的政策空间仍然较大;二是居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也有利于消费保持稳定增长;三是自贸区建设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将有利于外贸稳定增长。不利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税负较高等因素不断侵蚀企业利润,亏损面有所扩大,企业投资信心和能力有待恢复;二是“去库存化”、“去产能化”任务仍然艰巨;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幅度有限;四是产业升级短期内仍缺乏新的增长引擎。
从我市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去年上半年,我市工业商贸经济持续向下低位运行,基数偏低,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商贸经济增长加快有较大的恢复性增长成份。此外,新增规上企业拉动作用逐步显现。2012年新建上规工业企业51户,今年上半年19户,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1、1.4个百分点,对全年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逐步显现。再加上重点工业企业增速加快。32户重点企业二季度增速 (13.3%)较一季度加快了6.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将为全市工业增长发挥基础稳定作用。
基于以上经济大环境分析,结合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预计全年工业商贸经济仍将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左右。下一步,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全力促进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加快发展:
(一)加强运行监测,继续实施企业用电与产出挂钩制度
2012年我们试行企业节能用电考核工作方案,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我局针对挂点联系150家重点工业企业,制定了《韶关市2013年企业节能用电考核工作方案》,方案依据企业去年总产值及今年目标增速、去年用电量及今年目标增速来明确每家企业的用电产出标准,操作性强,既能有效控制企业的能耗增长,又能比较客观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好企业用电与产出挂钩制度,促进企业节能增效。
(二)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实施挂点联系企业制度
今年以来,我们与统计等部门研究制定了挂点联系发展较快企业的表彰奖励办法,安排市县两级相关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挂点帮扶有关企业。该项制度自5月份实施以来,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了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关于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挂点企业帮扶服务,定期召开挂点联系工作人员会议,督促挂点联系企业工作人员每月至少一次前往企业调研,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三)加强培育扶持,着力推动企业“上规”、“上限”
2012年,全市新增规上企业98户(其中:净增规上企业74户),新增限上企业129户。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规上企业19户、限上企业31户。其中,2012年新投产达规企业51户,今年上半年19户,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1、1.4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踪协调服务,促进全市60多个有条件的工业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着力推动钢材、煤炭等大宗产品物流企业本地法人经营,继续跟踪韶钢松山物流在曲江登记注册后的经营发展。加强对各县(市、区)培育规上、限上企业的协调指导,抓好新投产达规企业、规下转规上企业、限下转限上企业的组织申报工作,及时落实奖励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一批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
(四)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低增长地区和企业加快发展
会同市发改、统计等部门加强对低增长县(市、区)的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业低增长县(市、区)迎头赶上不拖全市经济发展的后腿。同时,采取“一企一策”措施,分门别类帮助低增长企业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彻底扭转部分重点企业低(负)增长的被动局面。做好中烟韶关物流项目服务的同时,加强与广东中烟公司的沟通联系,帮助韶关烟厂积极争取更多更优的生产指标;加强对总部设在外地、生产基地在我市的工业企业的协调服务,争取提高产品结算价格;继续帮助韶关电厂、坪B电厂等向省争取上网电量;落实省出台的发电企业与用电大户直接交易政策(发电企业让利,用电企业受益,且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签订的直接交易电量不占发电企业年度上网电量指标),促进发电企业加快发展。
(五)加强鼓励支持,促进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指导意见》,牵头拟订我市贯彻落实的行动方案。加强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工作的统筹协调,深入调查摸底,将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成长性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列入我市重点培育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目录,建立帮扶联系制度,按照“一企一案”制订扶持措施。强化政策落实,加大土地、能源、财税、金融以及人才智力等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和保障,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提高大型骨干企业项目立项、工程报建验收、生产许可、环保、海关等审批核准手续的办理效率,推动我市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壮大规模增强实力。2012年,我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83家,超10亿元企业仅10家,超100亿元企业仅1家,力争到2017年全市产值超100亿元企业达3家以上,50-100亿元企业达6家以上,10-50亿元企业达17家以上。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