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1-2月全市工业商贸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时间:2011-09-28 00:00:0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1-2月,全市经济实现“一红三强劲”的运行态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园区经济、民营工业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2.20亿元,同比增长13.7%;民营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64亿元,同比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4亿元,同比增长28.1%。其中,工业园区投资完成4.89亿元,同比增长134.6%。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5亿元,同比增长13.9%

一、工业商贸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1-2月,全市工业经济克服韶关冶炼厂停产的不利因素,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虽较去年同期低7.1个百分点,但仍是近八年来同期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具体见下表)。从全省范围来看,我市工业增速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6位,增速排名较去年12月上升3个位次。

 

 

韶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4-2011年1-2月工业增速表

年份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1-2月同比增速%

13.7

20.8

-9.7

18

10.6

1.6

-2.2

41.1

 

 

 

 

广东省2011年2月21个地级市工业增加值情况表

 

 

 

 

计量单位:亿元

地区

本月

本月止

本月比

累计比

累计

上年同月

上年同期

 

增长(%)

增长(%)

全省总计

1313.51

2843.06

16.3

15.2

广州市

244.44

543.79

13.3

13.4

深圳市

254.86

579.01

14.7

13.0

珠海市

41.02

84.95

20.5

17.3

汕头市

31.42

65.85

17.9

16.7

佛山市

215.20

446.19

11.5

16.0

韶关市

13.87

32.20

24.8

13.7

河源市

10.41

20.54

46.9

21.6

梅州市

8.13

25.06

21.1

14.7

惠州市

55.51

122.63

5.3

6.9

汕尾市

4.69

11.27

12.9

28.2

东莞市

149.85

293.11

30.3

18.2

中山市

62.98

147.09

13.7

15.8

江门市

46.42

98.97

22.4

16.4

阳江市

11.08

24.61

23.9

23.5

湛江市

36.77

79.59

14.7

10.8

茂名市

27.42

55.98

11.0

12.2

肇庆市

25.41

53.45

24.6

26.2

清远市

30.34

65.12

31.3

28.8

潮州市

8.87

20.07

23.4

22.3

揭阳市

28.57

58.79

29.6

31.7

云浮市

9.08

16.89

39.1

25.6

按经济区域分

 

 

 

 

珠三角九市

1095.69

2369.20

15.7

14.7

东翼四市

73.55

155.98

22.5

23.4

西翼三市

75.28

160.18

14.6

13.1

山区五市

71.83

159.8

38.1

26.8

 

 

 

(二)产业转移园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12月,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累计2.9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9%,较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莞韶产业转移园2.51亿元,同比增长18%。产业转移园工业出口交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30.6%,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

 

2011年1-2月各园区工业增加值与投资增长情况表

单位:亿元

产业转移园区

工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总量

增长%

总量

增长%

总计

2.9

27.7

6.05

71.9

韶关工业园区

1.58

16.0

1.32

121.2

武江片区

0.09

97.8

0.01

-98.7

曲江片区

0.73

25.9

0.39

24.7

浈江片区

0.11

-17.5

0.4

1913.5

乐昌产业转移园

0.03

83.3

0.65

858.8

始兴产业转移园

0.14

0

0.12

271.0

南雄产业转移园

0.21

95.7

3.16

55.9

 

 

(三)县域工业增长高于市区工业

1-2月,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29亿元,同比增长11.8%;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21.9%,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市区经济10.1个百分点。各县(市、区)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只有浈江区因韶冶停产的影响,增速为负数(详见下表)。

2010年1-2月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表                                                                 

                    单位:亿元

名次

县(市、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总量

增长(%)

1

始兴

0.65

44.4

2

乳源

2.19

41.6

3

南雄

0.52

32.4

4

乐昌

1.69

25.5

5

武江区

12.0

23.6

6

仁化

3.83

13.1

7

翁源

0.78

11.0

8

新丰

0.78

6.6

9

曲江区

8.72

5.2

10

浈江区

1.57

-20.7

全市

32.20

13.7

备注:增长率均按可比价计算。

(四)民营工业及先进制造业增势良好

民营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2月,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3.64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高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8.3个百分点;中省属工业实现增加值21.21亿元,同比增长11.2%,市属工业实现增加值0.75亿元,同比增长5.4%,县及县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0.25亿元,同比增长20.1%。县及县以下工业增速分别比中省属、市属工业高8.9、14.7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速有所放缓,1-2月实现增加值22.3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去年同期减缓5.1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工业增长平稳,实现增加值7.23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仅较去年同期减缓4.3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平稳增长。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0.14亿元,同比增长16.6%;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完成0.87亿元,同比增长9.5%。两者均实现平稳增长,总量占全市工业比重达34.19%。

(五)轻工业增速超过重工业

1-2月,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23.5%;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85亿元,同比增长8.0%。轻工业增速较重工业快15.5个百分点,扭转了去年全年重工业一直快于轻工业的增长速度的局面。体运行态势来看,主要依靠烟草、制药工业的增速拉;重工业主要受机械和钢铁工业的拉动。

 

(六)工业产品销售和工业出口平缓

1-2月,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7.2%,累计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累计10.01亿元,同比增长2.6%,较去年1-12月减缓20.5个百分点,尽管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减少47.4个百分点,但是出口总量较去年同期增加0.1亿元,工业出口较为平缓。

(七)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增长相对偏缓,化工工业增长较快

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完成27.08亿元,同比增长14.4%,低于全市增速0.7百分点。其中,烟草、钢铁、电力和机械工业增幅分别达25.4%、9.5%、9.4%和34.2%,有力地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增长,较好地弥补韶冶停产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全市亿元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17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市30户重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5.48亿元,同比增长13.2%,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速。

1-2月,全市化工工业增加值达1.36亿元,同比增长31.6%。化工行业总量占全市经济比重4.22%,增速高于全市同期平均水平17.9个百分点。其中,东阳光电化厂离子膜烧碱产能达20万吨,南雄精细化工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全市化工工业增添新的活力。

 

2011年1-2月支柱工业、重点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情况表

指标名称

本月(亿元)

本月止累计(亿元)

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

11.42

27.08

14.4

84.1

其中:烟草工业

2.25

9.03

25.4

28.04

玩具工业

0.53

1.24

17.1

3.85

制药工业

0.24

0.4

48.4

1.24

钢铁工业

2.99

6.32

9.5

19.63

有色金属工业

1.89

4.03

-5

12.52

机械工业

1.03

2.15

34.2

6.68

电力工业

2.51

3.9

9.4

12.11

2、2009年年报增加值达亿元企业工业增加值

10.41

25.17

12.5

78.17

3、全市30户重点监测企业增加值

10.50

25.48

13.2

79.13

 

(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工业投资特别是园区投资增速延续去年高增长的态势

1-2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4亿元,同比增长28.1%投资总量占全省同期总量2.46%,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3.82亿元,同比增长43.2%,增速较去年同期(22.8%)高20.4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19.7%)高23.5个百分点产业转移园工业施工项目69个,同比增长27.8%。完成工业投资完成4.89亿元,同比增长134.6%

 

(九)工业用电增速与工业经济增长同步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电力消费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用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1亿千瓦时,增幅较同期全市工业增速高2.9个百分点,基本与工业增速保持同步增长。

(十)消费品市场持续畅旺

近几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明显增强。在汽车、家电、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5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城镇市场消费和农村市场消费同步增长,其中:城镇市场完成58.09亿元,同比增长13.9%;农村市场完成8.36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走势预测

(一)从宏观上看,工业增速将呈现前高后平发展态势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工业商贸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和机遇。虽然全市1-2月工业商贸经济增速较高,但并不意味着我市2010年工业经济会出现较高增长的趋势,而是将呈现前高后平的发展态势。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环比因素。从单月工业增长情况看,2011年1月环比2010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减少2.6亿元。2010年2月环比2010年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减少4.43亿元。因此,虽然我市工业经济开局良好,但这并不预示着全市经济会大幅攀升的态势,整体上,全年工业经济将保持前高后平发展的轨迹,平稳增长态势。

二是县区综合预测因素。由于2011年全市工业经济新的较大增长点不多,带动作用不大,各县(市、区)的摸底调研,均对年底翘尾因素的预期不强烈。主要原因是从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规模不大。预计2011年能有产出的项目56家,新增工业总产值54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5亿元。总量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预计新产生的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

三是全省电力供需紧张因素。近期来,全省电力供需趋紧,预计下半年受水电供应减少的影响,全市可能会出现供电紧缺的因素,如果采取错峰用电措施,将会给我市工业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新增产能的释放将有效提振首季经济增速

1-2月,民营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4亿元,同比增长22%,增长形势较好。绝大多数企业有信心实现首季开门红。今年3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由于韶钢、韶烟、丹冶、东阳光电化厂和坪石发电B厂都开始逐步释放新增产能,而这5家企业增加值占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1.28%。企业新增产能的释放,将有力地提振我市一季度经济的增长。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