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仍呈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47.95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84.55亿元,同比增长20.2%。
一.2014年全市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工业增速达全年最高水平。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7.95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与1-9月增速持平,为全年最高增长速度。增幅较1-11月回升0.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8.3%)快4.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8.4%)快4.6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排名并列第9。
(二)工业经济区域结构逐步趋好,县域经济撑起半边天。
2014年,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1.73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1-11月回升0.5个百分点;县域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71.61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较1-11回升0.7个百分点,比市区工业增速快4.6个百分点。从总量占比来看,市区占49.35%,县域占49.32%;若剔除统计方法制度上带来的误差,以绝对值计算,市区与县域规上工业已是各占半壁江山,县域规上工业总量仅比市区工业差1200万元。从发展趋势来看,县域规上工业总量赶超市区规上工业总量只是时间问题,县域与市区规模同步发展。从各县(市、区)来看,新丰、翁源、南雄保持较快增长,仁化、乐昌增速较慢,其中,乐昌增速全市最低。市辖三区仅曲江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武江、浈江、增速均未达到两位数。
(三)钢铁工业保持较快发展,拉动全市工业增长。
——2014年,全市重点企业(2013年年报增加值达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06.14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较1-11月回调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慢0.9个百分点;
——2014年,七大支柱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1.4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与1-11月持平,较去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制药工业(34.1%)、钢铁工业(23%)、机械工业(19.8%)增长较快,尤其是钢铁工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高达13.65%,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快了10个百分点,有力地拉动了全市规上工业的发展。
——2014年,30户重点监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73.07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1-11月回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
(四)产业园发展提速,占全市工业总量已超四分之一。
2014年,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累计90.75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1-11月快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慢0.2个百分点。产业转移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26.08%,占比累计同比增加了3.1个百分点。
——始兴产业转移园9.04亿元,同比增长36.1%,增速比1-11月快2.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4.7个百分点;
——南雄产业转移园24.73亿元,同比增长35.8%,增速比1-11月快2.5个百分点;
——莞韶产业转移园48.86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较1-11月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4.2个百分点。其中,曲江片区增长较快,韶关工业园区、浈江片区均增长较慢;
——乐昌产业转移园8.12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较1-11月慢2.4个百分点。
(五)工业投资增速超去年同期一倍,有力支撑工业发展。
2014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6.74亿元,同比增长18.3%,比去年同期慢2.9个百分点,比1-11月市0.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284.55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较1-11月回落2.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快10.4个百分点,超去年增速1.06倍。
——产业转移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8.79亿元,同比增长57.4%,增速比1-11月快5.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57.3个百分点。其中,园区工业投资完成103.94亿元,同比增长55.6%。
——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442.96亿元,同比增长16.6%。
(六)企业赢利能力有所下降,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困难重重。
受经济大环境及生产成本上升、招工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2.66亿元,同比增长2.2%,远低于去年同期123.9%的增速。亏损企业亏损额15.9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29亿元,同比增长91.8%,增速较上年同期(-66.9%)上升158.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赢利能力下降,2015年经济运行依然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二、形势分析
(一)世界经济将持续复苏但不确定因素增加。
目前世界各有关机构普遍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增速较今年有所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8%,较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但是,世界经济中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全球经济总体未恢复到危机前增长水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土地、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上升造成我国出口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这些因素仍持续对全国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二)经济发展基础面较好但要素约束不断加强。
供给方面,人力资本、资本存量等要素供给的质量在提高;消费方面,居民收入增速超过了经济增速,为消费持续增长和提升消费占比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方面,“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一些规划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和尚未动工的大项目,建设进度将有所加快,出口回暖也将带动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同时,全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供给因素进一步趋紧,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强。
(三)全市工业投资有所增长但发展仍受众多困扰。
2014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84.55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0.4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78.28亿元,同比增长80.4%。工业技改大幅增长,有利于增强全市工业发展后劲。但是,全国、全市房地产市场短期难以出现强劲回升,我市与房地产行业关联度较高的钢铁、建材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制约,其中,韶钢计划在今年减产60万吨,将大大拉底全市工业的增长速度。此外,节能指标也会对全市工业增长造成较强约束,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完成全市的节能减排指标依然任重道远,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市工业增长。
三、工业增长预测
(一)预计技改和新建项目拉动约4个百分点。
据初步调研统计,2015年全市工业重点项目约54项,其中,新增产值达亿元的增长点项目10项,如均能按时达产,大约可拉动工业增长4个百分点。
(二)预计2014年新增规上企业拉动2.4个百分点。
2014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7户,2015年产能释放预计新增工业总产值38亿元,折算工业增加值约7.6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
(三)现有存量企业预计拉动3.8个百分点。
2014年,32户重点企业拉动工业增长约3.2个百分点。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下,重点企业增长相对有限,加上韶钢减产预期,中烟、凡口、韶能、五联木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预计重点企业2015年增速只有1.8%,只拉动全部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其它存量企业方面,预计可完成工业增加值137.89,同比增长9.7%,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9个百分点,加上重点企业的拉动,全市现在存量企业预计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
(四)停产企业及突发事件影响工业增长。
从目前摸底调研的情况来看,2015年将有20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预计这部分企业减少工业增加值1.7亿元,拉低全市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此外,受翁源铁龙林场发生的“血铅异常”事件影响,翁源共有7家企业停产,今年何时能复产还是未知数。
综合以上分析预测,预计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