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稳增长的工作部署,围绕我市的工业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积极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高工作效能,努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预计全年要完成年初预期增长目标压力很大。
一、工业经济运行简况
1-7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5.71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1—5月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增速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一)工业生产平稳,增速逐月回升。2—7月各月累计增速分别为3.9%、4.5%、5%、6%、7%、7%,从全省排名看,我市增速全省地级市排第12位。1—7月我市的增速与最高的湛江(10.6%)相差3.6个百分点,在山区地市中排第4位。
(二)多数行业持续增长,主要产品产量生产平稳。在36个行业大类(按统计口径)中,我市增长的行业有26个,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这七个行业都增长20%以上。七大支柱工业中,钢铁、制药两大行业今年以来一直增长较快,特别是钢铁行业在韶钢特钢的拉动下,1—7月增长42.5%;电力行业在上半年雨水增多及粤江发电带动下,1—7月也达到11.8%的增长。
从产品产量看,我市14种主要产品产量总体上“升多降少”。其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发电量(增长33.3%)、铸钢件(增长24.4%)、机制纸及纸板(增长14.3%)、人造板(增长7.7%)、服装(增长10.7%)等;下降的产品主要有锻件(下降15.6%)、成品钢材(下降1.7%)、水泥(下降2.9%)、卷烟(下降4%)等。
(三)县(市、区)工业发展不均衡。受钢铁行业市场回暖和新增大型规上工业企业拉动影响,曲江规上工业增速在县(市、区)排名第一,增长21.5%。翁源增长20.2%,南雄增长16%,始兴增长12.8%,增长形势较好。而增速下降的有三个区(市),分别是武江(下降4.1%)、浈江(下降3.9%)、乐昌(下降0.2%)。与去年同期比,曲江和翁源增速明显回升,分别回升了37.6、19.1个百分点。
(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6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1亿元,同比增长47.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升55.2个百分点;盈利企业盈利总额为37.97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13.9%,亏损企业亏损额为7.8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2%;产成品存货38.0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来看,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4.1%,比去年同期高15.1个百分点。
(五)新增规上企业贡献突出。1-7月,纳入规上统计的新建投产企业12家,新增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11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虽呈现持续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但是工业发展仍然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增长主要依赖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拉动,增长质量不高,且不具有可持续性。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回暖、价格上涨和去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钢铁工业明显好于去年同期,1-7增长42.5%,与去年同期相比回升57.2个百分点,其中宝钢特钢韶关公司实现增加值3.2亿元,直接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93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规上工业最主要增长点。电力工业主要受水电和粤江发电新增机组影响,水电因今年雨水充沛,预计全年形势较好,而粤江发电的增速由最高的5月份增长36.6%下降到7月份的26.9%,下一阶段,随着粤江发电基数翘尾,预计增速将持续下降。从全年上网电量计划看,粤江发电今年预计会零增长。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占比低、发展慢。目前,我市工业结构仍以钢铁、烟草、有色金属、电力等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制造企业数量少、规模偏小。1-7月,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8.05亿元、增长9%,占全市规上工业的4.58%;先进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9.73亿元、下降1.2%,占规上工业的11.23%。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小、发展速度偏慢,客观上反映出我市工业转型升级缓慢。
(三)新建投产企业数量少,工业增长缺乏后劲。今年1-7月,纳入规上工业统计的新建投产企业12家,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从调研情况看,今年预计新增上规企业30家左右,除已上规的宝钢特钢韶关公司产值较大外,其余新增上规企业产值都基本未超过亿元的,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拉动有限。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预期目标是增长11.6%,如规下工业(占比17%)按增长5%测算,规上工业要增长13%左右。1-7月,规上工业增长7%,全部工业增加值仅增长6.66 %,与全年预期目标相差6.34个百分点。如全年规上工业按增长13%测算,下半年就要完成增加值250.14亿元,规上工业要增长15.8%左右才能完成预期目标,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促进工业发展,下一步,拟采取如下工作措施:
(一)狠抓目标责任,力促工业经济提速运行。一是促进县域规上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加强对上半年工业负增长的浈江区、武江区和乐昌市的调研指导,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促其加快发展,跟上全市工业发展的步伐。二是紧盯50户重点工业。今年1-7月50户重点企业仅增长3%,增速与1-6月比下滑1.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弱化。为完成全年工业增长目标,要力促50户重点企业增长8%以上,其中:坪B电厂通过提高基数内电量与争取大用户直供电交易,力争增加值降幅控制在-10%以内;旭日公司通过提高产品结算价格,力争与去年增长持平;卷烟厂通过多争取生产指标、优化产品结构,力促全年增长1%以上(比1-7月提升7.3个百分点)。此外,加强对凡口矿、中源水泥、明华机械、韶铸、韶冶等企业的跟踪服务,努力扭转负增长局面。三是建立健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推动建立并落实部门与企业沟通协调会制度、市领导与企业代表定期座谈制度、市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联系企业制度,畅通政企联系渠道,完善企业困难问题协调解决和跟踪反馈机制,深化“一企一策”点对点服务,强化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落实,切实推动重点企业、成长性民营企业稳定发展。
(二)加强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一批项目建成投产。1-7月,纳入规上统计的12家新建投产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11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下一步,着力加强在建项目跟踪服务,明晰项目服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间进度要求,推动一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三)着力引导一批达规企业申报上规。加强培育扶持,力促一批新建企业上规模,确保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抓紧做好已满足申报上规企业的各项资料准备工作,引导企业尽快申报。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