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专题专栏 > 统计信息

2015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5-12-15 00:00:00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低迷,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盈利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10—12月将面临基数翘尾以及工业用电、工业税收支撑乏力等因素。展望全年,工业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37.5亿元,增长2.3%,增幅与1-8月持平,但比上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增长2.3%也是自2011年执行工业统计新口径以来的月份增幅最低水平。

(一)工业经济低位运行,增幅回落。1-2月,全市规上工业以增长3%开局,一季度与上半年增长2.5%,之后1—7月增长2.4%1—8月增长2.3%,前三季度增长2.3%。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的规上工业基本在2.3%—3%之间徘徊并呈回落态势。

   (二)民营工业增速回落,国有工业运行低迷。前三季度,总量占规上工业41.3%的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7%,增幅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与一季度(增10.4%)及上半年(增8.1%)比,增速分别回落3.4个百分点及1.1个百分点。规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下降3.6%,增幅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比民营经济低10.6个百分点,国有工业运行低迷。 

    (三)重点企业降幅收窄,非重点企业增速回升。前三季度,重点工业生产形势略有好转。46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完成增加值140.9亿元,同比下降3.1%,拉低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降幅较1-8月(下降4%)收窄0.9个百分点,与上半年(下降5.9%)比收窄2.8个百分点。非重点企业同比增长5.5%,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的增幅5.3%回升0.2个百分点。

(四)园区经济增长缓慢,领先优势明显减弱。前三季度,四大产业转移园完成增加值62.9亿元,增长6.5%,与去年同期园区高速增长(增24%)比,回落17.5个百分点。园区增速较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仅高3.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园区领先优势达11个百分点,产业园区领先优势明显减弱。分园区看,南雄、始兴产业转移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分别增长25.1%24.4%,乐昌和莞韶园区则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12.7%3.3%。(详见表1

表1:前三季度各园规上工业增加值

园区名称

增加值(亿元)

增长(%)

合计

62.93

6.5

莞韶产业转移园

29.36

-3.3

    韶关工业园区

13.16

-1.1

    武江片区

0.62

-36.7

    曲江片区

12.9

-4.2

    浈江片区

3.72

24.9

乐昌产业转移园

4.96

-12.7

始兴产业转移园

6.83

24.4

南雄产业转移园

21.79

25.1

(五)县域、市区经济呈两极分化。前三季度,市区完成增加值106.7亿元,同比下降6 %,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8.3个百分点。其中曲江区受韶钢、大宝山矿等中省企业生产不景气影响,同比下降11.7%,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倒数第一。县域经济则实现正增长,完成增加值126.7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其中,南雄、新丰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7.8%17.7%,两县(市)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详见表2

表2:前三季度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县(市、区)

 量(亿元)

增 长(%)

拉动增长(个百分点)

     

237.54

2.3

1、县域

126.66

5.9

2.5

     

14.98

10.2

0.5

     

21.82

1.0

-0.2

      

13.50

2.4

0.2

     

15.64

-5.9

-0.4

     

21.97

17.7

1.5

     

12.61

-7.8

-0.7

     

26.15

17.8

1.6

2、市区

106.72

-6.0

-2.4

     

56.38

-3.0

-0.1

     

11.46

3.3

0.1

     

38.88

-11.7

-2.4

二、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重点企业增长“不给力”。前三季度,46户重点工业企业(集团)下降3.1%,降幅较1-8月(下降4%)收窄0.9个百分点,与上半年(下降5.9%)比收窄2.8个百分点,但仍拉低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分企业看,20家企业负增长,合计拉低规上工业增速4.7个百分点。其中韶钢下降18.4%,降幅较1—8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拉低规上工业增速1.5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影响较大;新时韵、万博矿业停产,受同期基数影响,拉低规上工业1.11个百分点。另外26家重点企业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78个百分点。

(二)新增企业少,且缺乏明显的增长点。今年新增企业月度审批已结束,目前共有26家新建投产工业企业通过审批,其中18家企业列入前三季度统计,同比减少20家,仅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上年同期38家新建投产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从18家新增企业的规模看,仅日昇生物质发电、中华制漆、东阳光药业三家企业产值超过4000万,其余15家企业产值均低于4000万,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详见表3)

表3:2015年县(市、区)新增规上企业情况(快报数)

县(市、区)

新增规上企业数(户)

1-9月工业增加值

目标新增

实际新增

 

总量    (亿元)

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

全  市

40

26

18

1.93

0.79

武江区

4

浈江区

4

1

1

0.60

0.25

曲江区

4

1

1

0.06

0.02

始兴县

4

2

2

0.14

0.06

仁化县

4

5

5

0.22

0.09

翁源县

4

3

1

0.09

0.03

乳源县

4

4

1

0.14

0.05

新丰县

4

4

2

0.27

0.11

乐昌市

4

南雄市

4

6

5

0.42

0.17

(三)与工业发展相关的依据指标支撑乏力。当前受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比较突出影响,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2.6%,同比下降7.4%,降幅较1—8月扩大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2%)扩大5.2个百分点。大类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品价格下降1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下降39.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9.7%。在调查的33个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产品价格不同程度下降。价格是反映市场景气状况的先行指标,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行,表明市场需求整体仍然不旺。从上级统计部门评估工业增速的依据指标看,形势极为不利,体现在:一是工业用电继续位于全省地级市倒数。前三季度下降11.5%,比1-8月扩大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增长9.5%)比回落21个百分点,未能扭转今年以来用电负增长的局面;二是利润总额负增长幅度大。受韶钢亏损进一步扩大、鸿丰水泥利润严重下滑影响,1-8月利润下降28.8%;三是工资增幅回落。工资指标是五大评估指标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指标,前三季度增长8%,增幅较上半年(增长11.8%)回落3.8个百分点;四是应交增值税难脱。受工业生产下滑影响,前三季度,应交增值税(国税部门提供)下降6.5%,降幅较上半年(-7.1%)仅收窄0.6个百分点。来源于地税的工业税收同比下降10.1%,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如按照省统计部门的评估办法评估,今年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速是下降10.9%,与平台数(增0.1%)相差11个百分点,与省统计局认定的增速(2.3%)相差13.2个百分点。

   (四)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下滑。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近半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明显下滑。1-8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2.72%,同比回落23.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28.8%,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3.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扩大13.6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呈持续下滑趋势。分行业看,全市35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利润下降,1个行业增亏,3个行业由盈转亏,共16个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14.91亿元,增亏8.66亿元,拉低利润增速25.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是导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详见表4

表4:1-8月分行业利润情况

行业

本年累计
(亿元)

上年同期累计(亿元)

增减
(%)

总计

24.08 

33.82 

-28.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02 

-0.02 

-14.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37 

0.13 

盈转亏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10 

6.62 

-23.0 

 非金属矿采选业

2.61 

2.06 

26.5 

 农副食品加工业

0.21 

0.32 

-33.6 

 食品制造业

0.11 

0.09 

23.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0.71 

1.03 

-31.1 

 烟草制品业

5.32 

4.93 

7.8 

 纺织业

0.68 

0.18 

2.7倍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9 

0.06 

37.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0.11 

0.18 

-40.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21 

0.67 

80.7 

 家具制造业

0.11 

0.13 

-10.9 

 造纸及纸制品业

0.00 

-0.05 

亏转盈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01 

0.01 

95.1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0.20 

0.25 

-2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33 

6.45 

13.7 

 医药制造业

1.58 

1.12 

41.5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57 

0.56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73 

3.16 

-45.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4.91 

-6.25 

1.4倍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49 

-1.63 

-8.3 

 金属制品业

2.44 

2.40 

1.6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7 

0.15 

盈转亏

 专用设备制造业

0.47 

0.49 

-3.2 

 汽车制造业

0.10 

0.10 

-0.1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0.81 

1.02 

-20.6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05 

0.52 

盈转亏

 仪器仪表制造业

0.21 

0.17 

21.2 

 其他制造业

0.0015 

0.0001 

13倍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21 

0.76 

-72.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0.03 

0.09 

-69.9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84 

8.01 

10.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16 

0.11 

43.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6 

0.00 

397.7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由于现有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生产形势低迷,新的增量拉动有限,要完成全年目标,压力很大。经测算,如全年规上工业要实现10.1%的底线增长目标,那第四季度增速要达到37.3%,也就意味着增加值总量要完成120.5亿元,那接下来的10—12月平均每月需完成增加值40.2亿元,但从2011年以来各月增加值完成情况看,最高的月份是20149月的33.3亿元,也没有达到40.2亿元。可见,要完成工业增长预期目标,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为推动工业回升,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切实掌控时间的主动权。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在剩下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严格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强化目标管理,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业目标任务。

(二)狠抓各县(市、区)发展工业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从前三季度情况看,新丰已超目标2.2个百分点,南雄差距较小,其余8个县(市、区)离年度目标均有一定差距,部分县(市、区)差距较大。因此,要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认真对照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查漏补缺,认真履行发展工业的主体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按照推进时限倒排工期,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协调服务,努力完成各项工业经济指标任务。(详见表5

表5:2015年10-12月全市及各县(市、区)增长预测

 

增速(%)

增加值(亿元)

目标增长

1-9月实际增长

差距(个百分点)

四季度需增长

2015年1-9月

预计2015年四季度需完成

四季度月均完成增加值

全  市

10.1

2.3

7.8

37.3

237.54 

120.5 

40.2 

武江区

7.5

-3

10.5

38.2 

56.38 

22.44 

7.48 

浈江区

10

3.3

6.7

28.2 

11.46 

4.00 

1.33 

曲江区

8

-11.7

19.7

62.9 

38.88 

28.20 

9.40 

始兴县

18.3

10.2

8.1

36.2 

14.98 

5.23 

1.74 

仁化县

8

1.0 

7

25.7 

21.82 

9.70 

3.23 

翁源县

11

2.4

8.6

27.9 

13.50 

6.75 

2.25 

乳源县

10.6

-5.9

16.5

56.9 

15.64 

7.97 

2.66 

新丰县

15.5

17.7

8.9 

21.97 

4.90 

1.63 

乐昌市

8.8

-7.8

16.6

48.7 

12.61 

8.23 

2.74 

南雄市

21

17.8

3.2

30.0 

26.15 

4.45 

1.48 

(三)抓重点薄弱环节。一是抓46户重点企业的稳增长。据测算,若我市非重点工业保持前9月增长水平(5.5%),重点工业全年增长速度要达到13.2%,才能完成规上工业增长10.1%的底线目标,也就意味着10—12月重点工业要增长60%。但今年以来,重点工业一直维持在负增长区间,因此,抓好46户重点企业的稳增长是完成工业增长目标的关键。二是抓工业用电。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用电一直负增长,10—12月,受自发自用电翘尾因素影响(上年8—12月合计加报工业用电5.42亿千瓦时),加上今年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生产形势严峻,工业用电很难摆脱负增长。工业用电是上级统计部门评估认定我市工业数据的主要依据,因此,要重点抓好产值与能耗不匹配企业的数据真实性问题,特别要加强对产值负增长20%以上的企业监控,并将其作为促进工业用电增长的重中之重来抓。

(四)抓停产企业的复产工作。涉铅事件、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9月止全市共有28户企业今年以来一直没有生产,占规上工业企业数的4.5%,拉低1—9月规上工业增长1.8个百分点(9月当月份,又有23户企业停产,负增长30%以下的企业31户)。翁源停产企业对全市影响较为明显,共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涉铅事件7家企业和翁源万博矿业停产分别拉低规上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因此,要分析停产企业停产原因,组织好停产企业尤其是翁源铁龙矿区企业的复产达产达效工作,以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五)加强沟通协调工作。一是加大市、县经信系统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力度。通过挂点联系,着重抓好产值与能耗不匹配企业的数据衔接问题;通过挂点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市级部门对与评估我市工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支持和认同,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加强与上级统计部门的联系,如实反映我市工业结构、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对我市工业发展的影响,争取上级统计部门评估认定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数据时能够继续给予最大的倾斜和支持。

   (统计数据来源于市统计局)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