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工作动态

改革攻坚 规范治理——全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破除产业发展难题

时间:2022-05-07 10:16:08 来源:综合与法规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市工信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产业发展难题,不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以规范治理新成效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全力构筑产业发展新格局。

  强“组织”,以建立责任体系推进工作落地落实。迅速成立“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召开规范治理专题研究会议,梳理规范治理事项并责任到各科室。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设立企业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业投资、园区规范治理、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管理等7个工作组和统筹协调、督查考核、综合宣传等3个保障组,综合运用多种治理工具和治理手段,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规范经济运行、提升服务效能。

  政策规范发展秩序推进产业健康发展。4月8日印发《韶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并加快制定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招商引资若干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支持我市大数据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先进装备与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有序引导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年初结合各园区实际情况动态完善产业地图,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科学规划建设港航装备高技术、碳中和装备、稀土、电子信息制造以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大数据、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园,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

  企业以开展专项行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牵头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低效企业优化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4年)》,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三年规划和分阶段实施相结合,支持低效企业通过盘活资产、技术改造、增资扩产等方式提高产出效率,集聚发展优势产业、优质企业,推动低效企业升级改造和动能转换新活力。1-3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1%;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6.5%;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8%。

  重“载体”,以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园区提质增效。落实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约束机制,开展园区比学赶帮超活动,优化园区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处置,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进我市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园区园貌管理,切实增强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推动工业园区提质增效。目前,已修订完善《韶关市产业园区绩效考核办法》,从园区规模及增速、招商引资、发展效率、创新能力、开发建设等对园区进行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同时,以市政府名义印发《韶关市2022年推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评比竞赛实施方案》,大力营造“干在平时、争在平时、比在平时、帮在平时”良好氛围。

  难题”,以完善诉求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牵头起草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实施意见,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狠抓落实市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市政府与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粤商通”企业诉求响应平台作用,建立企业诉求“一跟到底”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据统计,1-3月,市领导和市直部门对接联系企业152家次,收集挂点企业诉求92个,均已转至各职能部门协调解决。今年以来收到“粤商通”企业诉求12个,均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抓“资金”,以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落到实处。进一步梳理查找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存在的风险漏洞,拟修订《韶关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制定《韶关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奖励专项资金(普惠性制造业投资奖励)管理实施细则》,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在重点支持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积极打造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印发实施2022年重点产业产融合作工作方案,拟举办6场战略性产业集群政银企三方融资洽谈会,进一步强化金融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