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韶关新区党工委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位党员、干部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动将自己的所思所悟撰写成心得体会,力求切实掌握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学践行,理论武装头脑,实践推动工作。现将部分优秀的心得体会摘录如下,与大家共勉。
一、加强用地保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韶关新区机关第二支部 李方君
细数当前经济形势,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总量资源丰富,集约用地潜力巨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持。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创新的转型步伐加快,工业城市,特别是一些老牌工业城市也正遭遇着发展少空间、落地缺资源等“成长的烦恼”。以民营企业为例,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总遇到重重阻碍,土地指标缺乏、用地手续办理困难、无法及时领取土地使用证、无法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每一层阻碍都会影响民营企业开工建设。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保障服务水平,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优质、合理布局的土地要素保障。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土地政策,优化土地要素资源配置,加大民营企业用地保障,实现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切实改善民生水平 奋力实现民族复兴 博雅生物(广东)公司党支部 张丽铃
我作为一名出身农村的共产党员,重点学习了该书第十二专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二专题,进一步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期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这几年的“厕所革命”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实带给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有漂亮整洁的公共厕所,农村自建房也都设计了卫生间,将厕所与沼气利用相连接。村庄干净整洁了,空气清新了,脏乱差的面貌彻底改变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往农村走,农民生活水平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也提升了不少。这种改变,对出身农村的人来说,感触尤为深刻,感恩于共产党的伟大领导和英明决策。
2018年长春疫苗事件,把人民对药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作为一名医药从业者,感触极为深刻。药品标准不断升级、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监管部门对药企的飞行检查成为常态化、对药企违法违规的处罚从严从重、对渎职违规的监管人员严肃问责。整个行业都感觉工作越来越难做了,要求越来越高了,这说明大家都在改进,都在负重前行,我们背负着老百姓的用药安全,是千千万万用药者的生命—不忘制药人的初心。
三、践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青山绿水 核力重工公司党支部 陈哲
核力重工干式智能环保制砂机的研发和生产,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保护环境,保护青山绿水,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存环境的最好实践。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源头上使污染排放物大幅降下来,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明显好上去,重点是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的论断,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从根本上更新了关于自然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键在人,关键在发展思路,关键在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引导产业布局、倒逼结构转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