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 机关党建

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三处理、三注重”建立完善党员关爱机制

时间:2020-08-07 10:25:30 来源:韶关市发改局机关一支部 何勉芳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关爱党员,指的是党组织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情感上对党员给予经常性的关心和爱护,尤其是党员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时,党组织能及时伸出援手,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党的十九大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这对于增进全党团结,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战斗力意义重大。近年来,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在建立完善党员关爱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收获了一些经验。

 首先,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关爱党员与保障党员权利的关系。关爱党员,就要保证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这不仅是对党员个人政治上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组织错误地认为关心生产生活是“实”、保障政治权利是“虚”,因而对党员生产、生活上关心比较多,对保障党员政治权利却不够重视。事实上,关心生产生活和保障政治权利是关怀党员的两个方面,二者地位均等,同等重要。

二要处理好关爱党员与发挥党员作用的关系。建立党员关爱机制,目的在于为党员正常行使权利和义务、在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为此,要“输血”、“造血”并重,既给党员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又要着眼增强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使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要尊重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有服务群众愿望的,党组织要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促成其办成好事、办成实事。要大力表彰奖励表现突出的党员,使党员真正把党组织的关怀转换成一种激励、一种责任、一种动力,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要处理好关爱党员与关爱普通干部职工的关系。在建立党内关爱机制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把全体干部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关爱党员与关爱普通干部职工的关系。在整个系统范围内,要把党员作为一个集体来关爱,坚决杜绝谋求党员特殊利益的错误做法,造成党员事实上“高人一等”。党员的利益要放在大局下去实现,对于困难党员的关爱,也只能放在全局的框架下去考虑,与困难干部职工一视同仁。要教育和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党内关爱政策,在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优先照顾普通群众。  

另外,要注重工作实绩。

一注重关怀慰问,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党员制度,坚持定期走访慰问,了解党员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帮助解决现实问题和具体困难,让他们融于“党员之家”大家庭,感受到家的温暖。对党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对部分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党员在思想、工作、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分类建立了信息台账,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逐步帮助解决。

二注重服务帮扶,增强党员的优越感。结对帮扶,领导干部对贫困党员进行结对帮扶,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与困难党员进行交流,通过言传身教,带动贫困党员从转变思想观念做起,调动贫困党员脱贫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发动各级党组织内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开展与困难党员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努力帮助困难党员克服生活上的困难,让困难党员感受真情。

三是注重表彰激励,增强党员的荣誉感。每年“七一”前夕,对在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为能人党员搭建服务群众、展现特长、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把党内激励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

日前,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施党员关爱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我系统党员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给党员队伍及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带来一些新的气象。

1、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对困难党员实实在在的关爱,真正做到了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使广大党员深切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拉近了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2、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在开展以“一帮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关爱系列活动中,党员自觉转变思想,充分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帮助贫困党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也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3、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在实施关爱困难党员活动中,不仅向困难党员提供政治上、精神上、人文上关怀,而且突出与提高党员素质、体现党员先进性的有机结合,通过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党员的能力和素质。

4、增强了党员的荣辱感。困难党员关爱机制的实施,营造了关爱党员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困难党员“挺直了腰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增强了党员的荣辱感。

总结经验,对建立和完善党员关爱长效机制的建议

1、建立台账,增强党员关爱工作的规范性。通过建立困难党员台账,规范管理,为困难党员实施帮扶提供依据。要按照实际情况,科学界定帮扶的标准。按照生活特别困难、比较困难、暂时困难等档次确定帮扶标准。同时,要规范困难党员的申报程序,采取由困难党员个人提出申请,支部组织民主评议,并将申报情况公示,确保对象的准确。

2、加强引导,增强党员关爱工作的针对性。把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开思想疙瘩。不断完善“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不断激发党员的工作服务意识和党员的荣誉感。

3、健全制度,增强党员关爱工作的长效性。通过建立制度,对困难党员真正做到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关爱,在工作上关注。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