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国不可一日无粮,家不可一日无米
作为广东省的“粮仓”
韶关在保障全省粮食供应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摸着石头过河”
“在粮油库存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我市存在部分储备粮仓储设施严重老化、基础设施简陋、基层粮库‘小、散、旧’、绿色生态智能储粮技术应用率较低、科学储粮水平仍有差距的难题。”日前,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粮食丰收。
为了破解难题,市发改局党组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同时,通过问计“一线”求“智慧”,与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开展座谈,研究如何将零碳与粮仓建设相结合,解决我市粮食储备仓储问题。
今年3月以来,市发改局还组织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公司和广东碳中和研究院(韶关)相关人员,前往安徽阜南县皖西北粮食产业园、江苏无锡市康城建科开展调研,了解零碳“5S”低温粮仓的优势及特点以及所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探索零碳“5S”低温粮仓在韶落地的前景。
零碳“5S”低温示范粮仓改造项目现场。
结合当前韶关市粮食储备仓储设施现状,摸着石头过河,谋创新方法,解迫切问题,最终选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公司储备库作为零碳“5S”低温粮仓建设试点,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分析,推动韶关市粮油应急储备仓房项目建设。
让粮食住进“好房子”
何谓“零碳‘5S’低温粮仓”?该负责人介绍:“就是用‘5S’技术对存储粮食进行零碳、高质、绿色管理的粮食仓库,简单来说,就是让粮食住进‘智能空调房’。”
“5S”是指恒温(主控温度15-20℃)、恒湿(60%-75%RH)、恒氧(维持低氧环境,保持内循环)、恒洁(控制库内清洁度,阻挡外来病虫害)、恒智(365天24小时实时智能运行)。
据悉,该系统通过使用连续的保温层、连续的气密性、无热桥设计、被动式门窗、智能通风系统、湿度控制等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和理念,用精准的热力学节能数理模型,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物联技术等信息智能化管理手段,使粮仓建筑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保持在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智的环境状态下,再辅以屋顶光伏系统,即可实现粮仓建筑碳中和,粮食储存环境更稳定、更安全、更可控。
△零碳“5S”低温粮仓(参考图)
零碳“5s”低温粮仓结合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将大幅提升储粮品质、储粮售价、储粮安全。采用绿色储粮、智能化新技术改进传统通风等仓储作业模式,降低储粮过程中的粮食水分损失和干物质消耗,实现优粮优储、保鲜储存;采用先进的气密性材料、高性能外保温材料、屋顶光伏太阳能发电板,降低粮仓热量损耗,自给自足;采用冷热桥修复、风机联动、密闭抗压管道、被动式性能外窗等新工艺提升粮仓建筑质量和外围护热性能,设备运行模式、智能化运行效果不断提升。
“蹚出一条大路”
“我们加快推进市粮油应急储备仓房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结合零碳‘5S’低温粮仓特点完成了项目的设计,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该负责人说。
可数控监管的粮仓。
零碳“5s”低温粮仓以粮食储备为核心,建成后,将提升粮食储备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先进的储粮仓型和功能场景的应用,加强仓储规范化管理,创新储备粮监管方式,实现粮食储存全周期智能化管控,延缓粮食品质劣变,促进粮食保鲜储存,减少粮食损耗,提高储备效率。同时,还将降低储粮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粮库保管人员人均粮食保管量,粮食人工保管费用比传统低温仓减少一半,将不断提升粮食储备工作的综合效益。
“当前,我们正全力克服零碳‘5S’低温粮仓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推动项目尽快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希望能以此‘蹚出一条大路’,为韶关市全面落实科技储粮、智慧储粮、绿色储粮起到引领作用。”该负责人说。
文字: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海霞 通讯员 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