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财政资金的统筹能力和使用绩效,进一步强化事前绩效管理工作,我局开始筹划出台市级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评估相关管理办法。通过完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构建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将绩效管理从“事后评价”向“事前评估”转化,努力把钱花在“刀刃”上。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开展专题调研。针对我市市级财政支出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不充分,导致出现项目进展缓慢、绩效不高等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通过电话座谈、现场调研等方式,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专题调研,向肇庆和清远等地市学习事前绩效评估的先进经验。在调研过程中,重点了解了在制度建设、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的方式方法、实施流程等方面情况,并针对我市之前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二是强化沟通协调,理顺工作流程。积极加强与市发改部门、市政数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促进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与政府投资项目、信息化项目立项流程统一顺畅,将事前绩效评估纳入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内容、融入审批流程,细化事前绩效评估程序,明确评估组织准备,实施方案制定,资料收集审核,现场和非现场评估等阶段性的具体事项。
三是细化评估内容,强化结果应用。为促进财政资源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提高部门管财、理财水平,对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进行规范,一方面细化了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以财政预算管理的重大政策项目为主要对象,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等多方面出发,运用成本效益法、比较法等多角度分析;另一方面深化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完善报告审核建议的结论,实行全过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项目及时清理退出。
四是加强内部研讨,建立工作台账。强化部门内部研讨机制,形成主要科室牵头,其他科室共同参与、共同谋划的推进机制,确保制度论证制定的科学、合理,更加符合我市市级财政支出项目管理特点。同时,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年初就明确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推进时间节点,使问题查找更细致、工作措施更精准,让工作推进更加有方向、有目标、有节点,每月定期梳理完成情况,及时总结梳理,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扎实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