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韶关市国土局为改变卫片执法的被动局面,加强对韶关市土地矿产开发利用情况的全面监管,进一步规范土地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秩序,在韶关市使用无人机对土地矿产违法进行监测。
韶关市财政局通过引入第三方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专家组按照“绩效目标导向,兼顾过程与结果,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坚持客观性与公正性”原则,制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绩效自评、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项目评价得分为81.5分,绩效等级为“良”。评价结果表明,2016-2017年,韶关市国土局利用无人飞机开展重点区域土地、矿产违法监测弥补了卫片监测土地矿产违法技术上的不足,明显降低了土地矿产违法图斑数量,无人飞机重点区域监测成果较为显著。
评价中发现,该项目在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重点监测区域确定方式有待改进。一是重点监测区域划定不够科学,容易造成监测区域覆盖出现空白。二是项目监测任务下达方式有待改进,没有发挥中标服务机构主观能动性。第二,项目开展的技术方法有优化空间。本项目完全可以忽略地面控制点的布设,直接采用卫片作为几何纠正控制点的来源,既可节约经费,又能提升违法打击效率。第三,项目经费与项目考核内容不匹配。一是项目经费与监测面积不够匹配,其重点区域的监测面积明显偏小。二是项目考核内容单一,缺少实施效果等考核指标。
针对存在的问题,专家组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优化重点监测区确定方式,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一是调整项目监测任务下达方式,强化中标服务机构责任,提高项目实施效果。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确定重点监测区域,扩大重点监测区域覆盖面,提高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三是明确土地矿产违法监测的重点方向,提高项目的针对性。第二,调整项目技术方法和要求,提升项目实施的科学性。采用国家每年下发的卫片作为纠正控制点的采集来源,一是可以提高项目执行效率。二是可以节约项目资金投入。第三,进一步完善项目考核内容,扩大项目实施的效果性。一是提高项目监测面积考核指标,提升项目经费与考核面积的匹配性。二是增加项目考核效果指标,进一步提升项目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