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财政局 > 财政动态

市财政局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着力打造“五型”财政

时间:2022-09-07 11:26:28 来源:韶关市财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年来,市财政局持续以深化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推动财政事业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努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推动我市财政管理工作连续四年排名全省前列、北部生态发展区第一,获评“全省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市”,累计获得省财政厅8000万元奖励。

  一、强统筹、抓收入,打造“集约型财政”

  一是深入挖掘自身增收潜力。以深入挖掘税收增收和资产资源价值,将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重点,每年制定市级财政收入组织工作方案,从税收来源、资源资产项目、土地出让等方面挖掘出十余项抓收入的重点工作举措,并提请市政府建立一周一通报、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收入组织工作。近年来,我市财政收入连续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市也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收入目标。

  二是强化部门资金“全归集”使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统筹管理,按照“本级财政资金+债券资金+专项资金+社会资本”的综合体系来保障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同时,加强对现有政策的统筹调配,部门本年度内新增项目确需当年支出的,优先在上级资金、本部门预算和跨部门相关资金统筹解决。

  三是加强上级转移专项资金统筹。将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作为增加我市财力的一项抓手,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工作的通知》,梳理出我市可向省争取专项资金共197.83亿元,鼓励引导各业务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并将本项工作纳入市直机关绩效考核。

  四是争取新增债券资金。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和项目论证评估等工作,为争取新增债券资金打好基础。近年来,我市争取新增债券额度不断取得新突破。截至8月底,我市获得省级下达新增债券额度110.9亿元,较2021年全年额度106亿元增加4.9亿元,增长率为5%,为我市做好稳经济大盘工作,推进“双统筹”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二、保重点,优支出,打造“保障型”财政

  一是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我市严格落实中央和省“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20年、2021年市级分别压减支出3.57亿元、4.83亿元,优先安排用于落实“三保”支出、疫情防控、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等民生保障领域。

  二是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八成以上,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今年全市统筹疫情防控资金2.25亿元,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等工作;安排省十件民生实事资金5.87亿元;落实市十件民生实事资金10.1亿元。

  三是全力保市场主体。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落地。1-7月,共办理留抵退税26.3亿元,同比增加21.4亿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缓缴税6.9亿元,更好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统筹财政资金4200万元发放消费券,通过购物、油品、餐饮、文旅、汽车五类消费券直接带动销售额1.55亿元。

  三、谋改革、促发展,打造“创新型”财政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自2018年启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以来,制定《关于深化市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等16项制度文件,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制定《进一步增强区级财政保障能力的意见》《韶关高新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等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着力解决市辖区财政运行困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财力薄弱的问题,推动韶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以“数字财政”建设为载体,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赋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0我市积极争取成为省“数字财政”六个试点地市之一。两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数字财政”建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通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有效降低预算管理成本。

  四、守底线、防风险,打造“安全型”财政

  一是债务管理规范有序,总体风险可控。通过压降、财政资金偿还、争取再融资债券等方式,我市顺利完成全市存量隐性债务“清零”任务。此外,持续推进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工作。建立了政府债务风险测算汇报工作机制,动态了解我市目前的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确保不新增债务风险地区。

  二是努力化解“三保”和库款保障风险。每日专人监测各级财政库款余额及保障水平,重点关注保障水平偏低的县(市、区),浈江、武江、曲江三个区相继纳入省“三保”专户试点管理。同时,加大资金调度规模和加强资金调度频次,确保县级财政“三保”资金需求。近年来,我市各县(市、区)月末库款保障水平没有出现低于0.1警戒线的情况,“三保”均能足额保障。

  五、重绩效、主公开,打造“高效型”财政

  一是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和监督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资金监控“一套系统管到底”原则,切实抓好直达资金的日常监管和动态监控工作,及时跟踪资金预算分解下达、资金支付、惠企利民补助发放全过程,紧盯资金流向和具体使用情况。同时,在直达资金常态化机制下,进一步优化直达资金管理,管好用好直达资金,加强直达资金监控工作,推动项目储备更加科学,资金投向更加精准,监控管理更加高效,确保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

  二是全面规范预决算公开管理。对标新要求、新精神、新模板,要求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在公开时间、内容、格式等方面与上级保持同步、规范、统一。坚持自查、重点检查和“回头看”检查相结合,在重点检查前组织各级财政部门提前对预决算公开工作全面自查,并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开展重点检查,督促指导预算单位立行立改,最后组织“回头看”全面检查,确保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推动我市预决算公开工作再上台阶。

  三是持续强化事前绩效管理。组织市直部门对使用市级财政资金400万元及以上的部门职能类和基建类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使用市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及以上的信息化新建类和信息化运维类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开展事前评估,同时,选取部分重点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估,突出绩效优先导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