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财政局 > 财政动态

全省排名第三 北部生态区排名第一 获省2000万元奖励——我市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再创佳绩

时间:2020-08-27 15:49:14 来源:韶关市财政局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日前,经省政府同意,省财政厅公布2019年全省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结果,韶关市名列全省(20个地市,深圳除外)第3、北部生态区第1,获评“全省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市”,获得省财政2000万元奖励资金。自2018年起,韶关市已连续两年获此殊荣。

  2018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市财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的理财管财理念,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推动财政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19年,我市克服经济下行及政策性减税降费等困难,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深入摸底,实施一企一策,培植税源,挖掘税收潜力。重点盯紧抓好涉土收入工作,充分挖掘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大关,增长6%,同时完成省财政厅累计和单月收入“两不负增长”的要求,使我市在全省地市收入增幅排名稳步提高。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财政服务保障水平有所提升。我市通过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不断加强预算执行规范性,强化支出进度考核,深化绩效目标管理,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定期组织开展绩效评价,综合衡量资金使用效果,实施结果挂钩制度,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财政服务保障水平。韶关市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工作,于2019年10月25日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作为全省改革先进市作先进经验交流。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进度持续加快。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和重点项目资金的投入,严格落实财政支出评价制度,及时通报各地各单位支出进度情况,将支出进度纳入市直部门绩效考核和县级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并将各县(市、区)库款保障水平纳入考核,确保全市和各县(市、区)库款维持在合理水平,以此持续加快我市财政支出进度。全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7.59亿元,增长11.3%;财政八项支出完成307.8亿元,增长21.04%;投入落实省十件民生实事资金8.81亿元,支出进度达100%;基本公共服务支出218.2亿元,增长14.42%。

  四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加强资金统筹和提高资产效益。积极盘活清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政策性基金、市属国有企业等存量资金,统筹收回市级资金和两年以上的省级资金,稳步推进土地储备预算管理改革,扎实开展存量土地盘活工作。2018年以来市本级盘活各类资金26.9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重点项目建设。通过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物业中心、房管所以及散落在各单位的资产进行摸底排查和造册登记,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全面梳理国有企业的资产情况及经营状况,并制定国有企业资产统筹管理办法,对存量低效资产分批次进行清理盘活,对优质资产鼓励企业通过打包方式实现资产放大效应,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全市2019年盘活存量资金中,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和政府性基金结转结余均为全省第一。

  五是全面统一规范,预决算公开质量显著提升。我市按照“全面覆盖、统一规范”的原则,要求各责任主体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统一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将政府预决算、政府债务、上级转移支付安排使用情况,以及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安排使用情况依法及时全面公开。同时加强自查,预决算公开后,市财政局抽调各科室人员,对部门预决算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内容进行全方位核查,查漏补缺。严把质量,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查,复查覆盖面达到100%,重点检查预决算公开完整性、真实性、细化程度等,将预决算公开检查结果作为各级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预决算公开信息质量。全市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继续落实绩效评价目标管理,紧紧围绕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各项指标,找差距、补短板,加强与省的沟通联系,做实做细,不断完善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我市财政管理工作水平,确保我市在2020年度财政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中再创佳绩。

  (韶关市财政局  何卿 供稿)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