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乡村振兴 > 农业资讯

乐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六大成效”明显
筑牢“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基石

时间:2023-07-18 11:35:15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七月夏日,走进乐昌。  

  在廊田镇白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条条新筑的水泥路连接起村庄和农田。田野里,大片规则的田地、阡陌纵横的机耕道、伸向远方的沟渠,稻田、水塘、沟渠错落有致,偶尔还能看见白鹭在田间飞翔。  

  该村村支书曾作著介绍道,2022年度,白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涵盖了富村、岗九村、白屋村等村小组共2700多亩农田,整治了土地1900多亩,新建灌溉渠5.1千米、整修生产道路4.8千米。现在水沟水渠拓宽,机耕路面硬化,种植可以全程机械化,为农民耕作提供了便利。  

  农田高标准,丰收有底气。  

  “去年因为水灾,沟渠不畅通,排涝不及时,农作物受灾在30%以上。”当被问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村民带来什么变化时,白平村村民徐兆国一脸喜色,“因为修好了排水沟,虽然今春天气干旱,但能顺畅引水,影响不到春耕。而且生产路拓宽了,硬化了,家里的农机终于能派上用场,我相信今年能多打粮食。”

  这仅是乐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仓廪实,天下安。没有高标准农田,就没有粮食的保产增收。  

  近年来,乐昌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75万亩,实现了全市17个镇(街道)195个村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双覆盖,筑牢了粤北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基础。  

  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稳定农民收入的同时,乐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途径,推动良田、良法、良机、良业融合,取得了“治地、节水、增粮、富民”的良好效果,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为助力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开拓创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吸引了润粮农场、百臻生态、易耕公司等近30家乐昌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规模,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农业经营主体实际需求,乐昌创新“高标准农田+农业企业”“高标准农田+农业产业园”等建设模式,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发挥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示范引领。在长来镇和村村打造“宜机化”示范样板,破解了广东润粮农业公司现代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解决了中大型农机装备离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积累推动乐昌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进程中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  

  生态环保。在廊田镇平富村建设斗沟生态挡土墙,生态渠渠沟底采用砂石回填可以净化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圈。每块构件设计留有生态孔,可以填土植生,待植物长出将会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真正体现出高标准农田生态友好的理念,为乡村振兴发展提速助力。  

  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田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乐昌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2540万公斤,年新增种植粮食总产值约5080万元,给广大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提升了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近年来,乐昌通过高标准农田开发治理,项目区改善除涝防洪面积2.1万亩,农机总动力由2016年的18万千瓦增加到2022年的22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率从2016年的66.1%上升到2022年的72.3%,通过“机械强农”,为农业生产插上“翅膀”,真正让农业有竞争力、让农民有钱赚。  

  助推了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乐昌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持续壮大香芋、马蹄、黄烟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乐昌发展“新名片”。全市年均种植香芋3万亩、马蹄5万亩、黄烟1.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了农民增产增收,实现了“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百姓”的目标。  

  如今,沃野千顷,丰收在望,“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新画卷初具雏形,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将托起新的希望,乐昌正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转载韶关日报 邹方筱 方朋帮)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