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绿意盎然,无人机仿佛采蜜的蜜蜂在稻田里穿梭,均匀地施洒着肥料。这里是南雄市全安镇连片上百亩的农田,农户徐小明和操作人员站在田埂上,田间正在开展无人机喷药施肥。
徐小明是南雄市联民农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据他介绍,这片田地是他和4名社员共同承包的,算上这块田,今年,他们共承包农田940多亩,并把一些繁重、复杂的生产环节交给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来完成。
“专业团队服务很放心,无人机打药,我们在后台可以看到数据,喷了多少药都可以查得到,现在这里基本上是零人工化的,全程托管轻松很多了。”徐小明开心地说道。
为更好地服务农户等经营主体,去年底,该市成立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就水稻生产这一块,推出打田、插秧、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收割及烘干等一系列“保姆式”的托管服务。农户等经营主体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生产环节的托管服务,也可以选择从种植到收割的全程托管服务。
“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是南雄市农业农村局下属的一个服务单位,有一定的项目扶持政策,水稻全程托管服务,一亩地可以优惠150元。”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负责人谢锦钿介绍道,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农户的经济效益会得到显著提升,带来每亩100元左右的增收。
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对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当前限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就此应运而生。
谢锦钿介绍,用新型的农用机械去代替老百姓进行喷药、施肥、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生产环节,达到解放劳动力的最终目标。以打药环节为例,一个工人一天打药的面积是10亩左右,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150亩到200亩地打药作业,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赶上农时,让作物实现按时打药。
南雄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是依托市供销社的镇级物业,进行基层网点布局,现已实现运营的点有六个,托管服务以水稻为主,也涉及黄烟、果树等农果局部生产环节。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的合作,以省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各类政策、项目、资金,完善和增强社会化托管服务功能,扩大农业生产服务面,真正让农民耕田种地更轻松更高效。”南雄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理事会主任邱万锋说道。(转载韶关日报 刘楚瑶 李思番 李英坚 刘彩云)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