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双夏”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目前,我市“双夏”工作已进入尾声,夏管工作全面推进。据初步统计,夏收大宗农作物普遍增产增收,丰收已成定局。其中夏收粮食70.2万亩,产量28.15万吨,同比增长3.05%和5.03%;花生41.33万亩,产量9.48万吨,同比增长3.6%和3.8%;蔬菜24.39万亩,产量38万吨,同比增长4.8%和5.3%。
今年以来,由于受持续降雨和光照偏少、温度偏低等不利天气影响,我市春耕工作生产起步慢,大宗农作物中后期生长延后,收获期推迟,“双夏”工作压力加大。为确保全市“8.1”前完成夏收任务,立秋前全面完成夏种工作,不误农时开展晚造生产,“双夏”期间,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双夏”工作。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双夏”工作。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针对今年早造农作物收获期偏迟、夏收夏种期短的实际情况,从确保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双夏”的组织领导工作,立足“早”和“抢”字,做到早谋划、早筹备、早安排,抢收抢种相结合,确保不误农时地推进“双夏”工作。
(二)千方百计加快“双夏”进程。各地采取得力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全力保障、促进“双夏”工作开展。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短信等形式加强宣传,指导广大农户抢抓农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实现增产增收;二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特别是针对今年早稻收获期推迟,夏种季节偏紧的情况,各地农机管理机构积极组织本地和跨区作业收割机抢收早稻,组织拖拉机犁耙办田,加快“双夏”工作进度,确保全市在立秋前全面完成晚稻抛插任务;三是做好“双夏”协调服务工作,各地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农资供应、良种良法推广、用水协调等各项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夏收夏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指导服务工作。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针对当前的关键农时,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群众加快夏收进度和合理安排夏种作物的品种布局,并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确保“双夏”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执法检查,为“双夏”工作保驾护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业执法检查,重点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进行检查,并对农机安全生产、重点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查检督导,确保“双夏”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各县(市、区) 严格落实《韶关市野外用火管理条例》,开展“双夏”期间秸秆禁烧巡查工作,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切实保护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