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美韶关 > 乡村振兴 > 驻镇帮镇扶村

我市稳就业保就业成效情况调查:让更多人端稳就业“饭碗”

时间:2021-02-05 09:06:19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就业,一头牵着亿万民众,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疫情,许多企业的订单遭遇了“过山车”式的波动,就业市场受到明显影响,保就业稳就业工作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市以空前的力度抓细抓实各项就业保障举措,牢牢稳住就业“大盘”,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底气与信心。

  就业之稳从何而来?用工结构性难题如何破解?对此,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企业、求职者及人社部门。

  疫情下求职者企业各遇难题

  镜头一 求职者镜像扫描

  熟练地敲击键盘、扫码、收银、开票……在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内的一间泳衣店柜台旁边,收银员何丽芳手脚麻利地完成收银工作,满脸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很难让人想象她才入职10天。这名毕业于曲江职业技术学校的小姑娘,经朋友介绍后,毫不犹豫地选择来此工作。

  “受疫情影响,找份好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工作经验、学历又不高的年轻人来说,所以有机会我就抓住,争取积累更多工作经验。”何丽芳告诉记者,对于未来她也早有了规划,“我在去年参加了升大专考试,过几天就会出成绩,如果顺利的话,今年9月份就能去读书了,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将来才能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刘文英是韶关市心悦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月嫂培训班学员,今年51岁的她正是求职群体中最不具备优势的就业困难群体之一。对于不少企业来说,“4050”人员与其他年龄段求职者相比,虽然有着社会经验丰富的优势,但是大多数人年龄偏大、教育程度偏低,而且缺少技能、家庭负担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他们在就业时难以形成竞争力。“我从事过多种工作,既有文职类的也有体力型的,现在年龄大了,找工作不像以前有优势,所以特意过来参加培训,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今后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目前,我市持证月嫂平均月薪达到1-1.2万元,成为不少“4050”人员眼中的高薪工作。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我市有许多像何丽芳一样的年轻人,选择通过不断深造提高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也有一些就业困难人员改变职业规划,选择学习一技之长以寻求更稳定的生活方式。

  镜头二 订单波动带来用工需求巨量变化

  作为外贸型企业,韶关旭日国际有限公司(下称旭日公司)受到疫情及国际形势影响较大,疫情严重时企业订单量曾出现过明显下降,用工人数明显萎缩。随着出口订单的“V型”反转,旭日公司的用工需求也同样经历了巨大波动。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贺玲介绍,玩具制造业淡旺季周期性比较明显,每年旺季都会招聘工作3个月至6个月不等的季节性务工人员。目前由于外贸订单持续火爆,用工局面仍然紧张。“外贸型企业很被动,订单最多只能看到四周,人员就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到岗,周期很紧张。而招人时间跨度很大,刚开始时招不到工人,缺口很大。”

  餐饮及服务类行业复工后普遍面临“用工荒”。经律论文化旅游控股集团董事总裁李会军介绍,春节本是旅客出行的旺季,受到疫情冲击,公司曾应要求停业2个月。“疫情发生以来,即使在经营上有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没有清退或裁员一个员工,工资照发,大家都是同呼吸共命运。但是因为服务行业的特性,基层员工流动性较大,不时处于缺人状态。我们一直通过各大院校、现场、网络招聘基层员工,但是员工在岗状态不稳定。”

  随着疫情放缓,我市不少制造业企业订单量出现明显“回暖”,各大招聘市场开始逐步升温。从我市人力资源市场数据显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用工需求出现大幅上升,其中三季度需求人数环比上升47.02%,同比上升25.03%,灵活就业集中的新业态在疫情中优势凸显,成为就业新引擎,增长势头强劲。值得关注的是,招工缺口的“两极”化现象明显,技能型人才持续短缺成为困扰广大企业的关键因素所在。

  多措并举保就业稳就业

  从人社部门对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数据来看,我市2020年全年累计新招员工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任务3.5%以内。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就业任务,我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聚焦“一套政策体系、二大重点渠道、三类重点群体、四项攻坚行动”,在跌宕起伏的就业局势中稳扎稳打,打出了一套减负、稳岗、扩就业的组合拳,竭尽全力保障了上千家企业的用工需求,在线发布岗位信息3.53万个次,跑出了复工复产加速度,保住了就业基本盘,推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可以说,这个“稳”字来之不易。

  政策组合拳助力稳就业

  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保就业就是保“饭碗”。端稳了“饭碗”,日子才有奔头;稳住了就业,发展才有底气。

  面对疫情冲击,市人社部门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陆续出台市2.0版“促进就业十条”、疫情期间惠企援企就业政策措施22条、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更加积极的财政、税收、金融等就业扶持政策,以及帮助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援助政策,促进就业综合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采取政策解读、专家访谈、微信微博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政策宣传氛围,进一步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实现“从补贴对象找政策”到“政策找补贴对象”的实质性转变。

  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市聚焦的两大重点扩就业渠道。在企业稳定岗位方面,我市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阵地”和“蓄水池”作用,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市累计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15.8亿元,惠及2.2万家企业,同时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向2600家次企业返还普惠型援企稳岗失业保险费8400多万元,惠及23.94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24万元,惠及创业者230人;鼓励引导广大创业者积极参加各类各级创业创新大赛,涌现出一批优秀创业人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我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基础上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一站式”服务。全面做好兜底工作,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将受疫情影响人员纳入援助范围,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2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19人;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推进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去年全市共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400人就业。同时,实施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管理办法,拓展新业态岗位,发展灵活就业。

  攻坚“杀手锏”力保就业

  为全力以赴保就业,我市使出攻坚“杀手锏”——实施资金使用专项行动、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行动、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就业扶贫攻坚行动力保就业。

  以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为抓手,我市持续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技工”的“三送”活动,主动上门服务,精准对接补贴对象,推进补贴补助落地见效,确保就业创业政策全面落实,2020年,全市支出就业创业补助资金6870.91万元,为历年新高。

  全力实施企业复工复产用工保障行动,创新开展“余缺调剂”“敲门行动”,落实挂点联系服务企业“一企一策”“精准推送”“点对点”专车接送等举措,为60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23437人。全市人社部门结合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因地因时制宜,积极开展异地务工人员就业意向摸底调查,了解技能(学历)层次、工作经历、求职意向等,及时动态跟踪服务,确保异地务工人员招得进、留得住、出得去,破解企业缺工难题,2020年2-5月复市复业用工关键阶段,全市共促进5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留韶就业。

  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大的问题,市人社部门大力实施技能人才提升工程。一方面积极组织在韶3所技工院校3455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受到企业好评。通过动态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153场,发布招聘岗位13.05万个次。借助“粤省事”“粤商通”等建立就业供需对接信息化平台,实现企业与求职者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招工、求职的便利度,提升人岗匹配率。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业态的就业稳定器作用,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2020年,我市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764人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组织补贴性技能培训8.72万人,发放补贴1.48亿元;建立农村电商产业园和基层示范站61个,开展“农村电商”培训1334人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7343人次,评定6家市级家政服务就业培训基地;此外,成功举办韶关市第二届“粤菜师傅”技能工匠大赛和首届“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大赛暨“韶关保姆”评选活动,促进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成才。

  此外,去年以来,我市以冲锋的姿态,将就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直接抓手和稳就业保民生的有效载体,进一步激发“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坚决打赢“稳岗位、促增收、真脱贫”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大决战。数据显示,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就业帮扶,全市累计促进24363名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企业练好内功积极自救

  稳就业、保就业的前提是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重启企业活动才能稳定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企业积极自救尤为重要。

  为了做好“稳岗”工作,旭日公司去年对员工入职、职业生涯发展、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种方式培训,培训场次达200多场,以提高员工职业技能,让其更安心留在企业工作。同时,为了在5月底到9月中旬的订单旺季迅速招到季节性务工人员,贺玲查询了全国各地农作物种植和收割时间,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季节性招聘的新路子。“除了在本地招人外,我们主要是跟劳务公司合作或与省外农民工团队合作招人。比如去年,我们跟赣州一个摘橙子的果园老板合作,有约1000名果农在闲时过来做临时生产工人,刚好他们过来时是订单旺季,走时订单也已经在减少了。现在已经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不用去现场招聘,只要打电话就好了,预计年后会招1500人。”

  记者了解到,疫情发生以来,为了留住员工,我市不少企业通过抓内部管理、开展培训活动等举措提高员工技能。有的企业还派出扶贫专员专门去困难员工家里了解情况,适当给予工作生活关怀与帮助。

  破解“两难”还需练好内功

  面对普工短缺、高技能人才紧俏、新业态兴起等新的用工形势,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面对用工结构性分化这一难题?

  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普工成长为技术工,周期长、培训成本高,成长后人才流失风险加大,因此,不少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怀有顾虑。面对这一局面,政府应主动介入,投入资金,组织普工集中培训。此外,对企业来说,练好内功、提升薪酬待遇、加大人文关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工难题。对广大求职者来说,想获得理想的岗位,还需持续提升自身素质、技能,练就一身本领。

  “去年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提供了大量的技能提升培训机会,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等。同时,组织在韶技工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就业,缓解了我们用工紧张的同时,也让更多学生了解我们的企业,提高了他们留韶实习、工作的机率。”李会军如是说。

  对此,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曹明飞表示,不同的就业群体面对的就业问题不尽相同,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当更有针对性,而良好的交通便利情况、工作环境及工资待遇等是企业成功招到人、留住人的先决条件。“韶关有许多好的企业,但我们到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时发现,有的学生、家长并不了解韶关的企业,有些更是盲目择业,所以解决用工问题,既需要学校主动去对接本地企业,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也需要企业和求职者本身都‘苦练内功’,不断给自己‘升值’。”

  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人社部门将继续聚焦稳定和扩大就业,通过落实好惠企政策措施、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等,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预计2021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转载韶关日报  侯海霞 黄思敏)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