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美韶关 > 乡村振兴 > 驻镇帮镇扶村

韶关市扶贫办获“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时间:2021-01-04 11:39:56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回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创新与温存的关键词跃然眼前。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官网发布《关于表彰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授予韶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亮铮铮的荣誉背后,凝结着该集体每位扶贫人的汗水和付出,鞭策着广大扶贫工作者为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再接再厉、继续奋进。

  狠抓扶贫攻坚工作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在市扶贫办,每个工作人员都是“拼命三郎”,干部职工们无一不争先恐后地找事做、抢事干,主动扛起扶贫重担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他们中不管是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工作在扶贫一线的老扶贫人,还是扶贫战线的新兵,都始终怀揣一颗对脱贫攻坚工作执着的责任心。

  目前,我市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乳源、始兴、南雄、乐昌、仁化、翁源等6县(市),其中乳源为少数民族县,市扶贫办广大干部职工把少数民族集中连片贫困区、高寒山区、石灰岩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地处乐昌市北乡镇东北部的下西坑瑶族村,西边的村庄与东边的农田隔河相望,此前由于没有桥,村民每到田间地头耕作只能绕远路或涉水过河。为此,韶关市和乐昌市北乡镇扶贫办积极与乐昌市民宗局对接,在下西坑村委会修建了10座便民桥。目前所有的桥已投入使用,为数百名下西坑村瑶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今年60岁的下西坑瑶族村黄竹坪组村民邓水来告诉记者,村里没有建桥之前,大多数村民每天耕作都要上下陡坡和赤脚蹚水,过河一度成为村民出行的最大障碍。“我每天都要找村民一起搬运百来斤的微耕机过河到山上耕作,非常不方便。”邓水来细数没有桥的苦楚,每当水流湍急,导致村民无法直接蹚水而过,有时甚至一个星期无法通行,导致他们无法正常耕种。“多亏了镇政府和扶贫办修建的10座桥,他们还在我家门前的桥上安装了防护栏,以防小孩玩耍时摔倒,非常贴心。”每当邓水来说起新搭建的桥给村民带来的诸多便利就喜上眉梢。

  下西坑瑶族村的情况只是市扶贫办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办立足当地实际,着力整合资源,创新扶贫机制,扎实推进扶贫长效工程,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种帮扶模式”“三个在先”“六个机制”成全国样板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找准扶贫路径。围绕解决好“如何扶”的问题,我市因地制宜,结合市扶贫办广大干部职工多年来在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探索出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变“输血”为“造血”的精准脱贫路。

  包罗万象的创新扶贫举措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在2017年1月17日,国扶办印发了我市精准扶贫“六种帮扶模式”工作品牌,在2019年3月18日、12月10日,国扶办的官方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更是分别刊发了我市“三个在先”和“六个机制”的经验做法,供全国各地学习借鉴。

  广大贫困户乘着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新举措的春风,一点一滴见证着生活水平和村居环境的不断变化,为此,市扶贫办邀请了香港商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韶关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组成的“讲好扶贫攻坚故事”采风团,前往南雄、仁化等地在不同领域深挖和推广鲜活经验、工作亮点和典型故事,记录当地干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奋斗历程,为全国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益借鉴。

  除此之外,农业农村部更将我市列为乡村振兴联系市,通过农村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小切口,实现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大变化大效益的做法,提升了贫困村出列的成色质量,得到了省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战鼓声声催人急,不待扬鞭自奋蹄。今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重任在肩,市扶贫办干部职工正以严实的作风,和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谱写着贫困群众走进美好生活的壮丽诗篇。(转载韶关日报  钟政宽)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