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旅游……进入新时代后,各行各业均朝着智慧化发展,自然保护区也要走上智慧化道路。我们的试点就是一次对智慧保护区的探索。今天,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示范保护区建设试点评估工作会议上,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对车八岭保护区的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上专家们一致同意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试点评估,这标志着车八岭保护区迈入了智慧保护区建设的新征程。时光回流到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即现黄石国家公园,标志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方式划分区域做好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始。149年来,世界各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事业日新月异,其中就有属于车八岭保护区的40载。
40年来,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党建统领全局,以“守护绿水青山·弘扬生态之明”为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在保护区建设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保护区管理。今年,保护区管理局更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创建工作,举全局之力用千日之功,创新高质量完成了示范保护试点建设任务。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云服务平台正是保护区试点成果集大成的展现。
2018年10月起,结合保护区重要生物类群、功能群和栖息地质量监测本底调查数据,保护区管理局建成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云服务平台,实现了科研监测综合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可视化展示。
平台集红外相机监测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森林大样地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栖息地质量监测信息系统、移动智能化管理系统、WebGIS集成与可视化展示系统于一体。
平台形成了陆生大中型兽类及地栖鸟类物种本底库,统一红外相机数据存储管理,对物种鉴定进行自动识别,目前物种智能识别准确率达到80%以上,实现了红外相机监测图像和视频的自动清洗、自动识别和可视化展示;集成整合保护区20公顷森林样地调查数据,实现了森林样地调查数据的查询、检索、展示、统计分析、专图制作、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分析、数据汇总等功能;通过对遥感数据进行前期预处理、提取相关监测指标,构建栖息地质量监测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展示和基于WebGIS实现监测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的集成整合及可视化展示,为保护区和公众提供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宣教展示功能。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智宏表示,接下来,车八岭保护区将继续依据《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十年规划(2019-2028)》,发挥生态保护与科研监测的品牌效应,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取得先机、发挥示范模范作用,为“智慧保护区”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转载韶关日报 黄俊 栾福臣)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