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我市召开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韶关生态建设新闻发布会。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韶关全面推行林长制情况和绿美韶关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奋力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韶关样板”,韶关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面积等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排名位列全省前列(2023年数据待省公布);今年10月,仁化县获得生态环境部命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2月,仁化县又以北部生态发展区总分第一的成绩率先进入全省“绿美广东竞风华大赛”十强,韶关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名片越擦越亮。
绿美生态建设方面,我市抓好增绿提质新工程,坚持扩大绿色存量,重点实施林分林相改造,创新“先造后补、政府兜底”和“一包三年、造管并重”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新模式,造林和抚育协同推进。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林分优化19.14万亩(含重点工程造林9.46万亩),新增社会投资造林(封育)9.28万亩,新造林抚育11.55万亩、中幼林抚育33.3万亩。
林业产业发展方面,我市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着力做好“增效”文章,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今年预计全市林业总产值可达270.30亿元。
林业资源保护方面,我市创新联合管护新模式,率先建立“五长联手”治理“林”“河”新模式。202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涉水涉林案件163宗,侦破151宗,破案率92.64%,其中森林火灾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59%。
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我市聚焦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重点打造11个(市级1个,县级10个)绿美韶关生态建设示范点,示范点规划总面积4.29万亩、已完成建设3.29万亩;新建7个森林乡村、6个绿美古树(红色)乡村和1个古树公园,5个镇获评省级森林城镇。
林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投入400多万元,建成“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5个,推动全市林业信息化“一网通管”。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林长共开展巡林11.26万次,市县两级林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54个,护林员累积巡护89.1万人次,上报各类事件269宗,开展林火普查632件。(转载韶关日报 吴嘉宁)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