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美韶关 > 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 > 韶关在行动

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为民底色——我市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时间:2022-03-04 11:31:3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写进了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当中。如何在改善民生福祉上谋求新突破?我市着力于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创新推动共同富裕,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17所公办幼儿园完工交付使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9070个,完成投资3.38亿元;韶州中学、北江中学改扩建一期投入使用,新增初中54个班,高中18班,提供了3600个公办学位,进一步增强了市区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工29所,完成投资10751万元,新增寄宿制学位3915个,新增建筑面积19957平方米,极大地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我市去年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努力缩小城区和乡镇学校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有效抑制“盲目择校、跟风择校”问题。同时,按照“就近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位,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利。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常住人口变化、消除大班额和超标班额学生分流等因素,我市科学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基础教育学校选址和建设规模,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硬件配置,加快推进基础教育公办优质学位建设。

  去年,全市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基础教育集团11个。我市积极探索集团内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学校特色共融等一体化办学方式,带动集团成员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资源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基础教育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解决城镇学位紧张问题。继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推动教育信息化资源全面开放,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全方位变革。根据实际选派学校行政、骨干教师到东莞跟岗锻炼,学习先进管理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我市师资素质。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

  兜底保障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关键。去年,全市人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800元/月、580元/月,人均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1280元/月、928元/月;集中供养孤儿、分散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883元、1227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181元和243元。我市各县(市、区)全部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累计开展临时救助6651人次。深入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效实现应保尽保。

  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我市不断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去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市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新建5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幸福计划”试点项目和6个长者饭堂,完成市辖武江区19户、浈江区20户居家适老化改造。与此同时,我市率先在省内尝试区域性集中养育,市福利院已顺利接收县(市、区)21名儿童;单独设立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进一步充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力量;联合14个部门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组织开展全市儿童督导员培训,持续开展“善美韶城筑梦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政策宣讲系列活动累计1700场次。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民政系统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聚焦弱势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切实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奋力开创韶关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该相关负责人具体介绍,完善民生保障体系要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保持过渡期内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持续提高临时救助制度的可及性和时效性,拓展丰富市救助站工作职能;要坚持以养老事业带动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做好市福利院公办民营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要进一步理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要持续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保障,落实收养评估制度,建立收养评估标准体系,全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提高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力。

  创新推动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委政府要持续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市农业农村局、市直机关工委、韶关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单位联合驻始兴县马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会同马市镇人民政府正实施农业、工业“双轮驱动”战略振兴乡村工作思路,以发展烟稻轮作农业产业为先导、工业园区持续发力,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马市镇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和村集体收入,充分践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用产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驻始兴县马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长黄健表示,依托万亩烟稻轮作产业、镇工业园有关企业吸纳就近就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一举多得,不仅为推进马市镇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更让农民跟上共同富裕步伐。

  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对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新要求,市乡村振兴局将聚焦重点任务,按照产业化、项目化、措施化的思路,找准工作着力点,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

  我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强化现有帮扶政策衔接,扎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工作,找准风险隐患,统筹部门合力,落实精准帮扶,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巩固脱贫成果;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积极统筹资源力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方面加大力气,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强做大食用菌、水果、茶叶等产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强莞韶联动,完善工作机制,挂图作战,确保全面统筹,精准作战,按照“韶关所需、东莞所能”,两地共抓平台提升、产业共建、全面帮扶和驻镇帮镇扶村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转载韶关日报  范琳珍  邓之祺  张映映  刘佳)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