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美韶关 > 韶关全面深化改革年 > 工作动态

以新担当新作为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市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时间:2021-08-04 10:31:47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唯改革者强,唯改革者进,唯改革者胜。

  2021年是韶关全面深化改革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和省改革决策部署,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扎实谋划、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年改革工作任务落实,持续推出各领域一系列创造性引领性改革,全市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凝心聚力  全面深化改革脉络更加清晰

  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关键举措。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锐意改革的浓厚氛围下,今年以来,韶关全面深化改革脉络更加清晰。

  ——市委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通过召开市委全会、市委深改委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部署韶关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坚决做到凡涉改革文件优先传达学习、凡涉改革议题优先安排审议、凡涉改革任务优先落地推进。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率先垂范,亲自研究部署、指挥调度重大改革,牵头研究制定《韶关市2021年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部署11个领域109项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事项,梳理出承担的10项国家级、15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谋划实施3项市级综合改革试点和7项市级专项改革试点。

  ——全市各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县(市、区)和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齐抓共管促改革的良好局面。各地各单位承担的144项改革要点、改革试点以及自身谋划的367项改革任务正扎实有序推进,其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连续两年获国务院激励表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创新、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县管镇用”等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并新争取到了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等一批省级改革试点。

  ——持续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围绕“天天有报道、周周有简报、月月有通报、季季有发布”,切实加强改革宣传,录制改革对话14期,以改革办名义在中、省级媒体刊发改革通讯18篇,实现声音、图像、视频、文字全方位覆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蹄疾步稳  各领域改革持续纵深推进

  今年以来,全市各领域改革持续纵深推进,形成了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提速提质。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批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取得积极成效,第二批乳源东阳光、董塘凡口绿色工业园区试点全面推进,第三批核工业广东矿冶局等试点加快启动。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法,组建13支产业链工作队,1—6月新签约产业项目157个、合同投资额1568亿元,招引数量和质量创历年新高。持续推进资源资产价值化改革,制定一系列工作方案,建立了国有资源资产价值化项目台账,实现将资源资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启动韶关营商环境4.0版方案,实现营业执照与首套印章一站式免费办理,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全市城区城镇燃气管网与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县县通工程”建设,有效降低天然气使用成本。

  ——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推进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重点加强金融对“3+3”战略性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与中国银行韶关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框架协议,目前已为全市战略性产业集群的652户企业授信52.54亿元。实施绿色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对符合绿色标准的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目前全市绿色贷款余额83.29亿元,同比增长59.41%。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发力。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深化河长制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加快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积极争取省建立生态保护区转移支付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和争取省加快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目前省已将北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2021年1-5月,先后5次交易成功的林业碳普惠项目,累积计核证二氧化碳排放量29.52万吨,交易金额1157.45万元,同比增长167.39%。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镇街下放县级执法类事权547项,下沉各县(市、区)执法编制965名。出台韶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窗受理”实施细则等44份改革主要配套文件。启动审计容错免责机制,明确对改革创新中因先行先试、敢于担当而出现的过错与偏差行为。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现了5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智慧柜员机可办理,涵盖社保、税务、公安等13大类。

  ——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水平提高。完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推动提案工作改革,有效提升代表建议、提案办理成效。加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审查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3件,立案30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农村综合改革成效初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3510”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村产业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市场化改革,创建干净整洁村407个、美丽宜居村682个、特色精品村94个,基本完成全市村庄“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基础整治任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市建设,培育优势扶贫产业,先后打造葡萄、小龙虾、食用菌等一大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园区。开展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改革试点,基本构建起“市级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县域助农服务平台+镇级助农服务中心+村级助农服务站”的市县镇村四级助农服务网络。

  ——社会体制改革亮点纷呈。加快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开展婚俗改革,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开发上线“工伤事故报备”小程序,持续优化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认定服务。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大力实施“1·333+N”市区医疗机构新发展战略,全域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保即时结算延伸至村卫生站。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效加强了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调动保障全链条管理。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速。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紧密型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师减负专项改革,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和“高本衔接”人才培养、“1+X证书”制度试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韶州体育中心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创排红色题材粤北采茶小戏《红色交通站》等节目,设计“乐憨兽”形象等六款文创产品。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启动2021—2023年创建周期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工作。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持续深化用人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党政人才、企事业管理人才交流力度。推动村级妇女工作网格化、全面化、系统化,目前全市各试点镇已配备村妇女小组长2252名。健全完善“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今年以来共计18.8万人次参与其中。

  ——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完善监察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镇街纪委机制创新和能力建设,在各县(市、区)全面探索开展片区协作、交叉办案、提级监督,成立了30个办案协作区。

  因地制宜  县(市、区)改革亮点纷呈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奏起了全面深化改革“交响曲”,奏响了一曲曲响亮的改革乐章。

  浈江区加快推进土地收储整备机制改革,目前已完成12690亩土地征地协议的签订,中心城区土地收储攻坚战任务完成比例达96%。

  武江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重点打造科创园、城乡融合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协同发展平台,科创园签约入驻企业65家、纳税额3104万元。

  曲江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大做强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食用菌3万吨以上,年产值达13.5亿元。

  乐昌市加快推动乐昌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率先在全省建立2家乐昌市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

  南雄市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改革,全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总面积27万亩、流转率达47%,新增签订流转合同的土地面积2.5万亩,被列入整县开展承包地流转省级奖补试点和全省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示范试点县。

  仁化县加快推进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贡柑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以及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始兴县统筹组织车八岭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试点,对保护区2017-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探索“两山”转化机制和生态产品市场化渠道。

  翁源县积极构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及物流体系建设,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村电商产业学院。

  新丰县加快推动融湾产业平台建设,顺利引进总投资100亿元的万洋众创项目落地新丰。

  乳源瑶族自治县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编制负面清单,完成了桂头机场进出口道路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乳桂经济走廊产业创新示范区进展顺利。

  韶关高新区紧扣去行政化、去机关化、去社会化,实现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专业化、专职化服务,谋划“一区十园”的发展新格局,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成效初显。

  全面深化改革是助推韶关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一项项创新务实的改革举措、一次次奋发有为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打破了制约束缚、释放了发展效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有了沉甸甸的分量。韶关将继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将改革红利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韶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转载韶关日报  范琳珍  韶改办  朱超)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