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美韶关 > 新型城镇化建设 > 县域发展

“五加强五提升” 仁化县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综合环境整治取得成效

时间:2020-04-20 16:21:18 来源:仁化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仁化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1+1+9”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适应发展形势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上下齐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采取“五加强,五提升”措施,点、线、面全覆盖推进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综合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显著提高。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统筹能力。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仁化县国省道沿线环境及扬尘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仁化县城镇整治综合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细化各方面管理要求,不断建立系统全面、严格规范的长效整治管理机制,持久深入推进县域范围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综合环境整治工作。建立推行由县委书记任总路长,县长任执行路长的“路长制”,并常态化组织开展“路长制”工作督查考核,对突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全面提升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综合环境整治的统筹能力。同时,将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常态化工作,使整治成果得到长效巩固深化。

  二、加强巡查执法,提升管控成效。组织制定综合整治相关工作方案,细化扬尘整治工作,明确任务要求和责任单位,确保每项工作均有周密安排、有详细计划、有跟进落实。从各部门抽调了专门执法人员成立仁化县综合整治执法队,由县统一招聘社会购买服务人员补充到各镇(街)的专门队伍。采取定点监测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形式,做到联合执法24小时常态化,对“两违”“六乱”以及涉路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巡查工作通过微信工作群向成员单位通报情况,综合整治执法队办公室建立问题台账,倒逼成员单位对整治问题日清月结。去年以来,累计拆除国省道沿线及县城范围乱搭乱建雨棚、房屋顶棚、铁架等57031865.6平方米,查处运输车辆违章案件935宗,卸货11986.2吨,整治国省道“六乱”行为135处。共完成80处景观节点打造,修复破损路面350平方米、水沟1034米、新彻边沟2539米、疏通沟渠5.6公里;沿线绿化127.614公里,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环境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仁化县扬尘整治工作两次受到市整治办通报表扬,市委市政府两次在仁化县召开扬尘整治推进现场会;在2019年全市国省道沿线环境及扬尘治理专项整治年度考评工作中获98分,排名全市第一。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氛围。通过召开动员会和座谈会、张贴《政府通告》、电视台跟踪报道、入户发放宣传册等形式,结合“一线双联”“民情夜访”活动,县领导、挂点帮扶单位、镇领导积极到村委座谈、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商村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宣传国省道沿线控制区综合环境整治政策措施,引导依法建房,并详细了解群众思想,争取群众支持,同时,督促土地权属单位或个人,对拆除乱搭建后的地块进行绿化、美化或复绿复垦。迅速营造全民参与控制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源头治理,提升整治成果。加强对停车场、堆料场、建筑工地等重点扬尘污染源的治理,督促相关责任人落实围蔽覆盖、增设喷水压尘、洗车槽、边沟维护和疏通等治理工作。在城东、城西分别设立扬尘治理管控点,实行24小时常态化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污染源头。投资529万元完成了环丹国省道公路与农村公路161个平交口提升改造工程,总里程7.91公里,确保接入国省道路口道路不少于50米硬底化及路肩硬底化,有效解决了车辆带泥上路问题。重点打击“两违”现象,近三年来,共拆除“两违”建筑480宗,面积98281.52平方米,有效地打击了“两违”乱象,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五、加强路域整治,提升沿线景观。研究制定《仁化县环丹霞山国省道沿线房屋外立面及道路景观整治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投资1.98亿元,对环丹霞山约100公里公路两旁民宅和沿线景观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共完成环丹国省道沿线控制区1150栋房屋外立面改造和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建成86处景观节点。今后每年将持续投入几千万用于日常维护管控和巩固提升。并将国省道沿线100米范围纳入严格审批范围,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选址,并要求外观设计符合规划,再由镇(街)、职能部门、县政府层层把关审批后,方能开工建设,确保国省道沿线控制区房屋外立面和道路绿化、景观节点的整体风格统一性,突出仁化本土文化特点,视觉效果鲜明显著。(仁化县政府办公室)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