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媒体聚焦

写好“马蹄”文章 打造和美乡村
——媒体探寻“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示范镇乐昌北乡经验侧记

时间:2023-12-14 11:05:28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今年以来,乐昌北乡镇以推进“百千万工程”为重要抓手,按照“112”工作思路,着力构建三产融合发展新标杆、富民强镇兴市增长极和城乡协调高质量发展典型镇,擦亮“马蹄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突出抓好圩镇风貌提升工程和农旅融合发展潜力工程两个重点工程,全力打造成为“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省级典型样板。记者日前走进该镇,探寻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镇的北乡经验。

因地制宜 “小马蹄”奏响振兴曲

  北乡镇被誉为“中国马蹄之乡”,是以种植马蹄和香芋为主的特色农业镇,全镇每年种植马蹄、香芋约1.6万亩,产量可达3.25万吨,村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

  眼下正是马蹄收获时节,走进北乡镇黄坌村马蹄、香芋种植基地,厚厚的土层被钉耙撬开,露出紫黑色的马蹄。村民们分成几组,熟练地将马蹄一个一个地挖出放入塑料盆里,然后打包成袋搬运上车。

  “这边的水土特别适合马蹄生长,种出来的马蹄果大肉脆、爽甜无渣,品质特别好,我今年一共种植了10多亩马蹄,预计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采挖上市,每亩的收入可以达到6000-7000元。”种植户李阿姨笑着说。

  现在进入马蹄的收获季节,北乡桂源马蹄流通专业合作社社长肖志平的电话响个不停:“北乡马蹄具有个头大、皮薄、肉质纯白的特点,都是之前的老客户,还有不少从微信、淘宝上得知北乡马蹄,专门找我买的。”

  在肖志平的辐射带动下,北乡成为乐昌马蹄的主要产区。北乡镇以万亩马蹄香芋种植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发展马蹄和香芋等特色产业种植,深入研究、培育、推广新品种提高马蹄、香芋品质,促进亩产量和优果率稳中求升,成功打造特色马蹄、香芋产业强镇。

  “为做好马蹄的田间管理管护,北乡镇还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学施肥及秆枯病防治等技术,解答群众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今年马蹄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乐昌市北乡镇副镇长赖海表示,下一步,北乡镇将通过建立两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马蹄、香芋切片加工厂进行粗加工。计划引进一些食品加工类的企业,对马蹄、香芋和预制菜深度进行结合,打造北乡预制菜的品牌。

品质跃升 镇域面貌华丽“蝶变”

  马路平坦宽敞,街道干净整洁,市场规范有序,还有绿化树、公园、长廊点缀其中。小镇虽然不大,但优美的环境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来到马蹄文化公园,记者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公园是以万亩马蹄香芋种植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而打造,彰显马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这里原来是杂乱破旧的北乡家具厂旧地块,经多次协商后终于征下此地。征地后通过结合地形特点划定停车场、增设休憩设施、改造步行空间等方式增加绿地数量,整体提升镇街景观品质。

  沿着美丽乡镇入口进入北乡镇,可见蜿蜒流淌的莲塘河清澈见底、纵横交叉的街巷一尘不染、高低错落的民居一字排开,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动人。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得益于美丽圩镇建设的不懈推动。

  为全面提升圩镇的承载能力,改善镇街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镇区在县域经济中的辐射作用,今年以来,北乡镇依托“139+”美丽圩镇建设项目,圩镇容貌换新颜。北乡镇充分发挥圩镇连城带村作用,以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为抓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镇域高质量发展示范镇。

  北乡镇是乐昌市建设美丽圩镇一个缩影。乐昌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圩镇建设不同程度存在建筑破旧、基础设施老化或缺失、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乐昌市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角度出发,强基础、补短板,全力以赴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力争在短期内取得实效。(转载韶关日报 刘璐)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