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善美韶关 > 绿色韶关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 媒体聚焦

抓好项目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3-13 10:26:34 来源:韶关日报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近期,市委书记陈少荣走访我市重点工业企业并督导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书记黄坤明在韶调研指示要求,认真开展好产业攻坚行动和要素保障行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铆足干劲抓项目、深化举措优服务,加快挺起韶关现代化建设产业“脊梁”。  

  新春开新局,起步就冲刺。连日来,我市各地工业企业争分夺秒抢抓生产,全面吹响“抓招商、兴产业、促发展”的集结号、冲锋号,奋力开创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增长新局面。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是发展的支撑,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发展。无论是做大经济总量,还是提升发展质量;无论是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可持续发展,还是繁荣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归根结底都要靠一个个项目来实现。  

  当前,我市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正处于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全市上下抓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攻坚克难的能力得到加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行稳致远的基础更加坚实。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既要看到机遇和希望,又要认清问题和不足,还要善于发掘优势和潜力,自我加压、奋发进取,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没有项目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抓牢项目建设这一发展根本支撑,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达产率。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研究,强化资源整合,优化营商环境,以只争朝夕、使命必达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知难而进的顽强毅力,求真务实、追赶超越的一流作风,咬定目标,加压奋进,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全局突破。  

  二是要突出重点,实施精准招商。领导干部要把项目招商作为第一要事,尤其要突出“精准”二字,务求取得实效。要突出重点区域,精准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主动出击找项目、锲而不舍盯项目,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招引大项目、好项目。要加强对接、深入对接,持续关注、持续跟进,争取企业落户、项目落地。要突出重点产业。坚持“以产业定项目”,聚焦产业精准对接,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基础和条件,大力引进龙头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支撑。要突出重点企业,将行业领域内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企业和有实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作为主攻对象,牢牢盯住、深入洽谈,争取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锻炼干部、考验干部的主战场,把政策落实不力作为作风整治的重中之重,在干部队伍中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  

  三是要力求实效,加速项目建设。领导干部要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把高质量发展的重心放在项目建设上。要力促签约项目尽早落地,扩大有效投资。要精准服务、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日进场施工。要力促开工项目投产达效,拉动经济增长。要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梳理、统计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根源,精准对接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全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全力以赴抓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既定任务目标,推动项目建设早日落成早出实效。  

  项目建设是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抓好了项目建设,就抓住了推动发展的“牛鼻子”,安上了加快发展的“新引擎”。今天的项目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就决定着明天的发展方式。领导干部要把项目建设摆在工作的中心,坚持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工作能力,狠抓工作落实,坚定大有可为的信念,苦练内功、打好基础,着力对外招引、对内培育一批符合韶关产业特色的好项目,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载韶关日报 潘冬生)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