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管理
发布机构: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
生 成 日 期: | 2016-03-09 | 发 布 日 期: | 2016-03-09 |
翁源县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_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翁源县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26日在翁源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阮炳溪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翁源县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县财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困难,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圆满完成了人大调整后收支预算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一)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50,10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比去年同期增收61,454万元,增长32.5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1,22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比去年同期增收2,697万元,同比增长9.19%,可比增长7%。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33,0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比去年同期增支73,849万元,增长46.38%。
收支相抵,总结余17,029万元,其中:专项结余15,129万元,净结余1,9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3、政府性债务情况
2015年我县新增债务(省发行债券)3,516.8万元,新增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公路建设。至2015年12月31日我县负有偿还责任的政府性债务为58,741万元,省核定我县债务限额为62,534万元。
4、预算运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总量不断扩大。今年首次进行了全口径四本预算,壮大了财政资金,其中公共财政收入实现双突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突破2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
(2)地方收入增长放缓。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9.19%,可比增长7%,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受政策性减税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中小企业税收优惠以及营改增等减税政策的出台实施,导致税收减少。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速放缓,中源水泥厂等重点税源企业受市场及产品价格的影响,收入大幅减少。三是电力方面受降雨量以及供电需求减少影响,增值税下降较大。四是广乐高速公路的开通影响京珠高速公路车流量,导致税收减收。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二)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80,006万元,其中县级基金收入完成48,05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上级补助收入完成9,99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427万元;债务收入3,530万元,调入资金3万元。全县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4,58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5,422万元。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三)
2015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收入46,54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上年结余收入48,247万元;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38,45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5%。2015年五项基金本年收支结余8,086万元,滚存结余56,333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详见附表四)
201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0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主要是股利、股息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0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810万元、企业转置200万元。
(五)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2015年,在宏观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们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财政工作:
1、严征细管,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
面对复杂严峻的财税收入形势,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抓紧抓早抓实各项组织收入工作,确保应收尽收。
(1)服务经济建设,奠定财政增收基础。一是吃透政策、把握重点,积极与各有关部门联系,互通信息、通力协作、精心谋划和包装项目,做好项目库建设,全力向上级争取资金。2015年共争取上级资金达14.9亿元,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县财政全力做好资金配套支持。全年争取债券资金2.41亿元,有力推进了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旧城区提质改造、翁城工业园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税收增长后劲不断增强。三是针对已启动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强与项目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围绕推动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夯实了财政增收基础。四是综合利用财政杠杆作用,引导社会各类资金参与我县经济建设,对地下管廊、垃圾处理等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市政设施项目,积极推广PPP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强化税源监控,规范财政征收管理。一方面,强化税收征管,及时分解收入预算任务,明确责任,建立相关单位和部门常态化的沟通分析机制,推进信息共建共享,积极堵塞征管漏洞。全年累计完成本级税收收入28,914万元;另一方面,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稽查制度,对全县非税收入进行核查分析,清收非税收入,做好非税预算外账户往来资金清理工作,规范非税收入缴库行为。全年完成非税收入12,309万元。
2、统筹兼顾,民生保障力度明显增强
坚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2015年,共投入民生资金172,842万元,同比增长46.6%,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实现了让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让公共财政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1)落实医疗民生政策, 强化民生事业保障。2015年,我县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人月、410元/人月;孤儿基本生活费集中居住提高到1,240元/人月、散居提高到760元/人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0元/人月;残疾人生活津贴提高到1,200元/人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到1,800元/人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到380元/人年。同时,我县为机关(含参公)单位的公务员、退休人员和财政统发工资的工勤人员购买了公务员补助医疗保险,为财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购买了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险,为全县40万人购买了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从2015年7月1日起,我县还出台了免除殡葬7项基本服务费用政策,政府对殡仪馆每火化一具尸体给予1,400元的补助。
(2)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促进三农发展。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市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492万元,受益农户85,463户;兑现种粮补贴资金2,252.07万元,享受种粮补贴农户58,693户,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深入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共实施项目45个,投入财政奖补资金647万元,有效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投入财政资金1,600万元,有效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财政资金4,560万元,该项目验收排全市第一。全力推进山区中小河流项目,投入财政资金8,285万元,其中县配套资金2,800万元,为我县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防洪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保障。
(3)落实教育优先政策,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投入教育资金46,342万元,其中项目建设资金6,593万元,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教学楼,配置了一批教学设施设备,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5年11月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验收,助推我县2015年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3、深化改革,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1)实行全口径预算改革。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2015年我县编制了四本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涵盖了政府的所有支出,全面实行了全口径预算。
(2)实行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经过清理甄别,2014年止我县政府性债务(含或有负债)为64,170万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我们制订了《翁源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对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管理、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监督及债务风险控制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为政府性债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县正在步入"新常态",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产市场调整和产能过剩化解的背景下,我县财政收入已无法覆盖到期债务本息,为缓解这种压力,我们向省财政厅争取置换债券20,629万元,全部用于偿还2015年到期债务, 置换债券将在2018年以后分八年偿还。
(3)开展乡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省、市财政部门文件精神,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我县今年进行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并选定官渡镇为试点单位。8月份,试点单位官渡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正式启动,试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4)规范资产和企业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以及我县有关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处置流程,资产处置走入正轨。二是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完善和推行“三重一大”制度,按“三重一大”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22号)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5)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五批试点范围。2015年,我县被省财政厅纳入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第五批试点范围,这将使我县财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4、强化监管,财政收支管理成效显著
(1)有效盘活存量资金。2015年,我们按照财政部盘活存量资金的相关文件精神,对符合文件规定的存量资金收回县级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其中2012年及以前年度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656万元,2013年6,093万元,已全部由财政收回统筹使用,主要用于中小河流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政府民生工程的建设。
(2)严格财政投资评审。规范财政投资审核行为,做好了县重点工程和教育创强工程、交通、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重大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工作。全年审核工程项目共1,196宗,审核项目资金102,185万元,审定金额97,004万元,核减5,181万元,核减率5%。
(3)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县完成政府采购项目570个,采购预算金额9,553.41万元,实际采购金额8,308.85万元,节约资金1,244.56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3%,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经济事业的发展。
(4)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建立健全厉行节约的制度体系,重新印发了《翁源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明确支出标准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全年机关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执行2,120万元,同比下降2%,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也是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努力和理解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受经济下行及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偏低,进度偏慢。二是重点项目储备不足,投资拉动作用减弱,发展后劲不强,工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弱,财政增收的渠道不宽。三是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需大量资金投入,资金支出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将通过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逐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6年预算草案
2016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总目标,努力克服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困难,以深化财政改革为动力,以培植税源和强化征管为重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保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预算编制的原则:一是坚持预算收入预测和预算支出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税政策相衔接。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支出预算量力而行,根据财力合理安排建设和发展支出。二是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建立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安排突出民生优先及重点项目资金保障。三是年度预算与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财政专项规划相衔接,实施中期财政规划,提高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强化预算绩效观念,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有机结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草案(详见附表五)
1、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14,518万元(未含专款收入),比上年预算增加8,915万元,增长8.4%,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计划45,345万元,比上年实际收入增长10%。
2、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114,51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8,913万元,增长8.4%,收支相抵后净结余3万元。具体支出结构和主要增加项目为:
(1)人员经费(含住房公积金)安排支出68,238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5,696万元,增长29.87%,占新增支出预算的176.10%。一是消化15年工资改革增加的支出;二是增加车改后交通补贴;三是继续调增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每人每月100元的财政补助,同时新增住房公积金财政补助70元/人月;四是调增全县村小组长补助20元/人月,达到50元人月;五是加大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慢病站等补助投入。
(2)抚恤、救济、生活补助、医疗费共安排支出11,66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944万元,增长8.81%,主要是提高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五保低保、退役安置的标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缴费基数;实施残疾人生活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
(3)公用经费等安排支出5,230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958万元,增长59.84%,占新增支出预算的21.97%,主要是按照国家基本财力供给标准,调增公务员(含参公)管理单位人均公用经费7,000元/人年,达到17,000元/人年。
(4)专项业务费安排支出23,015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1,197万元,下降4.94%,主要是在公务员(含参公)管理单位按照国家基本财力供给标准保障公用经费的基础上,实行项目库零基预算改革后减少了专项业务费支出。
(5)其他支出安排5,555万元,比上年预算减少9,305万元,下降104.40%,主要是由于2016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支出大幅增加,减少了2015年安排的县重点项目建设支出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9,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详见附表六)
2016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33,025万元(未含专款收入),比上年调整后预算同比减少33,455万元,其中:本级基金收入32,765万元,同比减少15,288万元,上年结余260万元,同比减少18,167万元。主要原因:一是2015年高速公路土地出让收入3.7亿元,今年同比减少。二是2015年加快支出进度,结余收入大幅减少。基金支出计划安排32,765万元,滚存结余260万元。
2016年政府性基金安排的主要支出项目有:征地拆迁补偿2,300万元、土地开发4,150万元、补偿被征地农民(含养老保险)3,100万元、重点项目支出及基础设施建设5,500万元,另安排开发区园区征地、补偿、建设等支出1.5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草案(详见附表七)
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1,340万元,主要是股利、股息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安排1,34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调出资金到一般公共预算1,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其他支出3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无结余。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草案(详见附表八)
2016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本年收入52,72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6,333万元,总支出41,310万元,2016年五项基金预计滚存结余67,751万元,其中当年结余11,418万元。
(五)2016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确保2016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强化税源建设,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抓项目,培植优质税源。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壮大工业税源;支持园区开发建设,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重点加快推进翁城商务中心区的建设;支持培育三产发展,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电商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抓建设,优化收入结构。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城市开发建设,保障龙翔大道、新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实验小学、县城交通整治工程、路网改造工程、龙湖西岸污水收集支线管道工程等重点市政项目建设,增加项目税收。
2.强化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围绕年初收入计划,抓好任务分解,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加强财政收支执行分析,注重对经济形势的预测和各项税制改革的研究,全面把握税源变化趋势,强化收入调度;加强财税与其他部门协作,建立财税信息共享机制,统筹协调,认真做好收入征管工作;加强重点税源动态监控和跟踪分析,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征管力度;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缴库行为,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稽查制度,对全县非税收入进行核查分析,清收非税收入;做好非税预算外账户往来资金清理工作,规范非税管理,确保应收尽收、应征不漏。
3.强化民生导向,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增加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切实改善和发展民生。一是落实低保、五保、残疾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救助、高龄津贴、已离岗农村接生员和赤脚医生生活困难补助、基层卫生院在编在岗医务人员岗位津贴等县配套资金,全面完成被征地农民社保费的落实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落实政府财政投入,大力推动基层卫生院、疾控中心、慢病站和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三是落实良种补贴、生态林补偿、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资金的发放,深入推进“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全面完成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着力推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4、强化改革创新,增强体制机制活力。
一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建立项目支出绩效管理机制,启动中期财政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推进部门编制三年滚动规划,加强项目库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的统筹能力。逐步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在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建立健全跨年度的、合理的动态平衡机制,实施依法征税,硬化支出预算约束,更好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范围,逐步实现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2016年,将在2015年官渡镇国库集中支付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乡镇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务卡改革,我县于2012年12月启动公务卡改革,目前已基本完成开卡工作,下一步将重点破解公务卡跨行结算瓶颈,力争实现公务卡结算,不断扩大财政资金动态监控范围。三是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融资举债机制,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基金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利用财政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投向市政建设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有效控制政府性债务,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四是深化制度体系建设,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规范预算追加程序,统筹财力安排,有效节约行政成本,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各位代表,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任务,为开创翁源发展新局面、争当韶关对接融入珠三角的先行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