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管理
发布机构: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
生 成 日 期: | 2017-12-01 | 发 布 日 期: | 2017-12-01 |
乳源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工作总结.doc
乳源瑶族自治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的要求,今年,我局开展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通过制定方案,动员部署,普查建档,强化监管等工作措施,截止目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切实做好我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把好食品源头关,局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并下发了《2017年乳源瑶族自治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乳食药监办﹝2017﹞15号的通知。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
二、开展食品小作坊普查建档
充分发挥监管网格化的力量,利用基层所和乡镇协管人员开展前期的食品小作坊调查摸底,根据《禁止目录》深入开展食品小作坊普查建档工作,登记生产加工的食品小作坊。经过前期摸底,我县食品小作坊共有35家。
三、广泛动员,加强宣传工作
由于食品小作坊业主与工作人员相关法律知识不足,以及《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与《韶关市禁止食品小作坊生产食品目录》的出台时间不长,人们的认识不够。因此我局采取监管与普法相结合、专题会议与食品安全周双管齐下的方式宣传小作坊的相关法律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小作坊业主及群众的相关知识。截止目前,已召开一次小作坊培训会议,一次生产责任约谈会议,开展两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共发放小作坊知识手册1300多份。
四、加快推进小作坊登记工作
根据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方案,明确生产加工已列入《禁止目录》食品的食品小作坊停止生产的时限,以及生产加工不在《禁止目录》食品的食品小作坊完成登记的时限,并书面告知辖区内所有未取得登记证的食品小作坊,按照《条例》的规定申请办理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引导、鼓励食品小作坊升级改造或转产转业。由于之前乡镇协管人员对小作坊的定义理解不够,导致一些季节性加工作坊、代农加工厂、已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也统计了进去。经我局监管人员深入了解统计得出,35家中已有1家已获取食品经营许可证,1家停产升级改造厂房,有意升级生产许可证。2家已停产停业,4家为代农加工厂。截止目前,已有21家小作坊获取小作坊登记证,6家正在升级改造,积极申请办理小作坊登记证中。
五、强化监管,全面整治
我局通过加大巡查和监督抽检力度,力求监管到位。今年以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35人次,累计检查食品小作坊35家。重点检查环境卫生、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食品添加剂使用、原料进货台账以及产品销售登记制定落实情况。同时采取省、市、县三级抽查机制,使抽查全面覆盖,形成高压态势,促使小作坊业主自觉把好产品质量关,累计抽查食品小作坊家,10批次,9合格批次,1不合格批次。加大不合格后处理力度,要求小作坊从生产各个环节找不合格原因,认真落实整改,从而使小作坊生产环境、生产工艺、内部质量管理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我县辖区内食品安全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得到增强,当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工作不仅是当前的重要而紧迫工作,更是往后长期工作的重要一环,我局今后也会不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整治工作,严把食品源头关。
乳源瑶族自治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