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区直各单位(含垂直管理单位):
自启动省定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来,大塘镇党委政府压实责任,措施得力,做到早谋划、早部署,宣传发动到位,群众参与积极性高,“三清三拆”工作成效明显,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对推进全区29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为进一步调动各方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总结经验,宣传典型,促进创建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对大塘镇创建工作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供各镇、各部门学习借鉴。希望大塘镇再接再厉,创新进取,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其余各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区部署,在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全面加快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的推进。
附件:大塘镇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经验与做法
韶关市曲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2017年9月7日
附件
压实主体责任 注重有效宣传
加快打造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典型示范
——大塘镇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经验与做法
大塘镇共有11个行政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17个,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任务艰巨。大塘镇党委和政府严格按照省市区工作要求,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注重宣传,“三清三拆”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镇共成立村民理事会65个,有1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启动了“三清三拆”工作,其中,拆除旧房、猪牛栏、茅房426间,面积近9875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172处,清理卫生死角垃圾、杂草、淤泥1887吨;完成道路硬底化890米,美化绿化1071平方米,安装路灯91盏。主要做法如下。
一、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推动创建进程
大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压实责任,健全机制,有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完善责任机制。建立“镇党委书记抓总、分管领导抓协调、驻村领导和干部抓具体、村两委负责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镇与上级部门、各村委的沟通协调,密切驻村领导、村“两委”以及村民理事会间的合作配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倒逼工作机制。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时间任务表,以时间倒逼进度,确保各村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工作进度。三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三清三拆”现场的监督管理,由村民理事会成员对清拆工作全程跟踪监控,加强安全防范,对出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及时采取应急处置、加快现场解决,确保清拆工作安全有序推进。
二、注重有效宣传,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
为了营造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良好氛围,大塘镇调动各方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宣传,极大提高了群众主从参与、主动配合的积极性。一是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召开全镇专题会议,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层层落实任务和责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神传达到最基层。二是召开多种形式的动员会,营造浓厚的氛围。由驻村领导跟进、村干部协助、村理事会牵头,组织召开了多种形式的代表会和座谈会,号召村民积极建设宜居家园,共同商讨环境整治的方法,使全村上下有主动作为的激情和认同感,把政府的号召转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三是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提高村民思想认识。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和要求编成群众易理解易接受的标语,采取宣传横幅、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形式,力求引起群众共鸣,推动“三清三拆”、“四不补”等内容深入人心。四是组织村委干部、理事会成员参观学习。积极组织村干部、理事会成员到先行村观看现场成效,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各村实际研究出适合本村规划发展的新经验,极大调动了理事会成员带头支持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积极性。
三、完善村民自治,激活创建内生动力
该镇注重发挥村民自治在推进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中的作用,争取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为顺利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一是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该镇已成立村民理事会65个,并在“三清三拆”工作中积极发挥组织带动和协调作用,取得了村民的拥护和支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针对各村的实际情况,与村民理事会共同商讨全村的发展路子,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发挥村长者、乡贤、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村长者、乡贤、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由村委干部向他们直接讲解政策、宣传创建工作的意义,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再通过村长者、乡贤、党员干部的宣传,让更多的村民自愿加入到创建队伍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