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博
  • 扫一扫
    关注 · 政务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引资 >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升促建”打造对接“双区”大平台——韶关高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纪实

时间:2020-06-11 11:08:34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这千古名句来形容韶关高新区,是恰如其分的。  

  对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体形”不甚庞大,“外貌”不算惊人的韶关高新区或许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其实,韶关高新区不折不扣是“浓缩的精华”:

  去年4月17日,国家科技部有关领导和专家莅临韶关高新区,一番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后,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要大力支持韶关创建国家高新区。

  今年,韶关新区申报的国家火炬韶关专用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获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复认定。华韶数谷、华南数谷鹰硕大数据中心落户新区。目前,有近百家高新企业在韶关高新区安营扎寨。  

  “我们企业从2017年入驻韶关高新区以来,发展蒸蒸日上,这里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宝地。我们企业为大湾区及整个广东省临床供应药品,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生力军。”博雅生物制药(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全国星罗棋布的工业园区中,韶关高新区能受到国家科技部的关注,能得到众多高新企业的青睐,最重要的原因是具有发展的大空间、大平台。  

“国家科技部希望将韶关高新区打造成韶关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使之成为韶关发展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韶关高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产学研、体制优化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逐步成为粤北地区创新资源集聚,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区域。现在我们正以升促建,努力打造成为韶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区‘双区’的大平台!”韶关新区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

那么,这个对接“双区”的大平台如何打造呢?

  “以升促建。”该负责人言简意赅地回答。

  做好“升”字大文章

  以升促建的基础是“升”。何为“升”?顾名思义就是“提升”,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营商环境。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韶关高新区近年来倾情尽心,不遗余力当好企业的服务员:  

  转变行政观念,牢固树立“服务型、民主型、法制型、诚信型、高效型”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选派服务意识强、熟悉业务的人员为新区“政府事务代表”进驻企业,专门跟进重点企业,多维、创新、务实开展暖企行动,形成新区特色的服务企业品牌,让企业时刻有“宾至如归,如沐春风”的感觉。

  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提高办事效率。韶关将韶关高新区与芙蓉新区融合发展,组建了城投集团和韶实集团2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服务发展实体,为产城融合增添活力。赋予高新区经济开发和县级行政两种功能,实行独立核算、单独考核。在财政、税收、创新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充分授权,真正实现园区的事情由园区办。引入“一门式一网式”行政审批系统,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窗办、一人办、简易办”六办服务机制,办理效率在粤东西北处于前列,大大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

  “在韶关新区,绝对不能出现办事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要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情况,全心全意为企业当好服务员,不折不扣为企业营造温馨舒适的发展环境。”这是韶关新区的郑重承诺。

  这个承诺是否落实到位?  

  高新区内的企业最有发言权。  

  “我们企业在韶关发展得这么好,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与韶关高新区这些年对我们的极大帮助分不开。高新区不仅为我们企业发展锦上添花,更为我们雪中送炭。他们对我们企业的服务,可以说是热情到位,暖心感人。”博雅生物制药(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发自肺腑地说。

  韶关高新区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快马加鞭提升发展硬环境。  

  栽好梧桐树,方引凤凰来。近年来,韶关高新区持续实施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计划和环境提升工程,完成了核心发展区道路改扩建主体工程,沐溪大道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车。完善了绿化工程建设,加强了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动园区公共交通融入韶关城区综合交通系统。市人才驿站已建成,创智城人才公寓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改扩建沐溪、阳山小学、高新区幼儿园已动工,启动了高新区人民医院、甘棠农贸市场改造等项目,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芙蓉新城和高新区产城融合更加深入。  

  “韶关高新区的硬软件建设齐头并进,其变化日新月异,对我们企业来说,不仅变得好看,更变得实在、实用、好用,增强了我们企业在这里做大做强的决心、信心。”高新区内众企业感同身受。

  而韶关高新区在人才环境方面的提升同样是大手笔。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园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打造对接“双区”重大平台,更是需要人才作强大支撑。近年来,韶关高新区通过创新引才模式、强化人才管理、完善人才服务等,引入了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医工融合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邓玉林教授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博导、冶金和材料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烈军教授团队;萱嘉医品健康科技张嘉恒教授团队等大批高层次人才。建设了人才驿站、人才公寓,吸引人才入驻园区,实施“丹霞英才计划”,新建了育威中职学校,缓解了园区企业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时下的韶关高新区可谓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已然成为区域创新创业高地和活跃区。”韶关新区有关人士充满自豪地如是说。

  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升”字文做好了,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做“建”字文了。对于韶关高新区来说,这个“建”字文的中心思想就是:加快形成“1+3”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韶关高新区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树标提质计划、开展科技企业全链条培育计划、扶持行业“领军企业”发展、围绕“1+3”主导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高新区特色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在这一系列有效举措作用下,韶关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动力持续释放。

  韶关市欧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长期以来,我国的溅射靶材完全依赖进口,限制了行业发展。在此背景下,韶关市欧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首家溅射靶材公司,并在韶关、东莞设立了生产和研发基地,由10多位清华大学博士等材料专家组成技术团队。经过多年来的技术攻坚,其现已成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世界知名品牌,为靶材的国产化和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产值同比增长60%,实现了逆势开门红!”记者日前来到该公司采访时,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慧河颇为欣慰地对记者说。

  韶关市欧莱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成果只是韶关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的缩影。  

  数据显示,2019年,韶关高新区高企数量有89家,新增3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有49家,2020年第一、二批已入库有48家。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线上培训、线上发布,指导企业学习进行申报,确保入库申报不间断。实施企业研发机构覆盖计划,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

  “2021年计划新增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新型研发机构,2年内推动50%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韶关新区有关方面人士向记者介绍。

  蓬勃兴起的高新企业,为韶关高新区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推进了“1+3”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

  2019年9月,韶关高新区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专用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3月被科技部火炬中心核定为“国家火炬韶关专用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韶关市已列入广东省六个数据中心集聚城市之一,华韶数谷、华南数谷鹰硕大数据中心已动工建设,高新区逐渐成为大湾区信息产业服务的拓展区。

  通过发挥博雅生物制药、广东岭南药业、萱嘉医品、韶关液压、宏大齿轮、欧莱靶材等一批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带动作用,鼓励通过上下游配套、创新联盟和孵化培育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目前,韶关高新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特色发展的‘1+3’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韶关新区负责人颇为自豪地说。

时下辛勤耕耘,静待五谷丰登。

  目前,韶关新区在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凝心聚力促企业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初步统计,今年1—5月,韶关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增长4.2%。完成工业总产值29.09亿元,增长3%,工业投资完成2.29亿元,增长127%。“韶关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正持续向好发展。”韶关新区规划统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中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决策部署,为韶关高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我们坚持通过党建引领和机制创新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完善公共配套增强产业和人口的承载力吸引力,对标国家高新区建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把韶关新区打造成为我市对接‘双区’的大平台。”韶关新区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转载韶关日报  魏生革 廖卓敏 曾善福)

(严禁第三方复制和转载)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