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政协提案建议办理落实,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改革工作,促进韶关高质量发展,11月17日上午,市政协经济委主任刘德泉、市发改局副局长李剑虹到乳源县高新区开展东阳关“双变”试点改革调研。乳源发改局、高新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陪同调研。
在东阳光璞泰来项目和禾康精细化工项目建设现场,调研组展开实地调研,并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进度,详细了解企业运行发展状况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市”试点改革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充分肯定了乳源在“双变”工作中作出的努力与成效,并就改革工作需协调解决的问题及项目的加速推进提出了具体建议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东阳光璞泰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东阳光璞泰来项目多个厂房及车间的基础施工已完成90%左右,等待建设完成并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贡献税收8.5亿元以上,新增工作岗位500个,预计2023年3月,项目一期即可投产。”
“禾康精细化工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主体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充分利用园区现有资源,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目前项目90%以上的建设目标已经完成,很快就能投产,预计正式投产后新增产值4亿元,可为税收贡献1300万元。”乳源发改局陪同调研人员介绍道。
自东阳光“双变”试点被确定为韶关市第二批“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以来,乳源大力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据悉,今年乳源县“双变”园区推进工业项目10个、计划投资51亿元、建成后预计新增产值208亿元。目前乳源正着力抓闲置低效用地整治,盘活产业园区低效用地,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制造业,有效推动产业扩容增效,现已整治园区低效用地19宗近1000亩,有效提高了园区土地利用效益和集约节约水平,为乳源高质量发展带来充沛动力。乳源着力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园区及周边村庄人居环境整治被纳入县城品质提升“439”行动计划,目前共谋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25个,计划投资24.83亿元。今年已建设完成东阳光园区道路、园区供水管道更新、东湖幼儿园等项目,提升了县城与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促进产城融合,向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迈出坚实的步伐。
(图/文:蓝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