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打开 · 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频道栏目 >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五色韶关”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时间:2025-10-13 16:33:45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打印】 【字体:

金秋十月,我市文旅市场一片繁荣。10月1日-8日,我市接待游客467.2万人次,同比增长39.9%;旅游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43.4%。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韶关文旅产业的深刻变革与创新突破。韶关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正以文旅融合的澎湃动力,书写着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我市旅游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其多元旅游资源与精准市场定位的有机结合。丹霞山的奇险壮美、南华禅寺的禅意深邃、珠玑古巷的乡愁情怀、红色遗址的革命精神,共同构成了我市独特的“五色旅游”体系:红色教育、银色康养、古色文化、金色观光、绿色生态。今年国庆假期,我市精心打造的十条金秋文旅精品线路,将分散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我市文旅市场的亮眼表现,还得益于我市对旅游产品创新与业态融合的持续探索。这个长假,我市推出200余场主题文旅活动,从丹霞山的“日出演唱会”到孟洲坝夜市的无人机表演,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时空穿越到乳源的瑶族非遗体验,传统与现代交汇,自然与文化交融。值得关注的是,孟洲坝夜市通过融入文化、艺术、体育等元素,国庆假期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成为网红打卡地。这种“日游+夜娱”的全天候旅游模式,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拉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使旅游效益最大化。  

我市文旅发展另一因素在于政策引导与市场活力的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市出台《韶关市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节假日前后,通过引导全市文旅体企业推出45项优惠措施,发放惠民礼包,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同时,创新开展的“引客入韶”和旅游宣传营销激励措施,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矩阵,打造了持续的线上曝光,曝光量达200多万次,实现从“等客来”到“引客来”的转变。  

接下来,我市文旅产业仍需在深度体验与可持续发展上继续探索。建议进一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将瑶族刺绣、采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旅游体验。同时,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利用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游览项目,提升游客体验的科技含量。在生态保护方面,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确保旅游资源永续利用。  

展望未来,随着第十六届穿越丹霞山50公里徒步赛、丹霞山马拉松赛等活动的陆续举行,我市文旅产业有望持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我市应抓紧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契机,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这座千年古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和“康养地”。


相关文件: